常州大學高層論壇

常州大學高層論壇

史國棟書記在總結中指出,王偉成市長以生動的語言、精確的數字、鮮明的對比,全面地向大家展示了常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史國棟書記表示,常州大學作為地方的高等學府,處於發展的戰略探索期,在辦學過程中,要積極融入地方,全面服務地方,為常州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常大師生對常州的未來充滿信心。 史國棟書記在致辭中指出,姬山講壇與常州大學高層論壇合力打造,給常州大學師生帶來思想的盛宴,必能產生交流激盪,解放思想,集思廣益,凝聚智慧的效果。

論壇介紹

常州大學的轉型發展、開放發展和綜合發展,根本上離不開思想觀念的洗禮、文化的積澱以及管理能力的打造。為此,該校藉助高層論壇的形式,邀請文化名流、科技、學術和政界知名人士、管理專家等,從名人名家的角度,從廣泛的社會參與度,以更開闊的視野和境界,以更理性的姿態和聲音,以建設性的思考和意見,審視、探討、建言常州大學當前和未來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為常州大學研究教育發展理論,探索教育改革規律,提煉教育實踐經驗等提供新的觀察、分析及研究的思路和途徑。
期待常州大學高層論壇有該校師生員工的關注和支持。常州大學計畫將充分發揮論壇這一文化張力,進一步提升大學文化內涵,在這個空間中充分地交流激盪,解放思想,使高層論壇成為一個集思廣益、凝聚智慧的和諧議事場所,成為知識互補資源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逐漸打造常州大學高層論壇的文化品牌,為常州大學十二五的跨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嘉賓風采

原常州市市長王偉成

2010年12月30日下午,該校高層論壇成功舉辦“常州的昨天·今天·明天——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王偉成與常州大學師生面對面”專題報告會,報告會分武進校區和白雲校區兩個會場。原常州市王偉成市長在武進校區文彰樓報告廳(主會場)與校領導、校黨委中心組成員、各二級學院教授、博士以及學生代表等400餘人面對面,共話常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機械工程學院、石油工程學院、懷德學院的600多名師生代表在白雲校區分會場通過網路直播視頻,聽取本場報告。常州市政府秘書長趙忠齊、常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平出席報告會。校黨委書記史國棟主持報告會並代表學校向王偉成市長頒發常州大學發展委員會聘書和常州大學客座教授聘書。
王偉成市長的報告從講解常州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這三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到對常州歷史文化和名人的介紹,回顧了常州“很驕人”的昨天;以“十一五”期間常州在經濟轉型、改善民生和建設環境之三箭齊發,奮起直追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了常州“在奮起”的今天;以新興產業如火如荼、“一核八園”蒸蒸日上、創新活力蓬勃四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城市環境宜居宜業、常州大學前程似錦等來描繪了常州“定輝煌”的明天。王偉成市長還以“高”、“新”、“爭”、“闖”、“實”五字特別寄語我校大學生志存高遠,鼓勵我校大學生勤奮學習,刻苦努力,積極參與到常州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中來。
報告會上,王偉成市長還與現場師生進行交流互動。我校外籍教師、年輕博士和大學生們提出的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常州大學未來發展、常州民生問題、常州南翼新圖書館建設、大學生就業等問題得到了王偉成市長的熱情呼應和詳盡解答。
史國棟書記在總結中指出,王偉成市長以生動的語言、精確的數字、鮮明的對比,全面地向大家展示了常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底蘊深厚的常州昨天令人留戀,突飛猛進的常州今天令人自豪,而更加燦爛的常州明天著實讓人嚮往。常大師生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常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切切實實享受到常州發展成果,常州民眾收到了非常厚實的“民生大禮包”。史國棟書記表示,常州大學作為地方的高等學府,處於發展的戰略探索期,在辦學過程中,要積極融入地方,全面服務地方,為常州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常大師生對常州的未來充滿信心。
報告會氣氛熱烈,掌聲不斷,高潮迭起。常州日報、常州晚報、常州電視台、常州電台、常州市政府網、中吳網、中國常州網、化龍巷、常州教育信息網、武進電視台、武進日報、武進新聞網等10多家常州本地媒體、社區和政府網進行了現場報導;揚子晚報、現代快報、江南時報、南京晨報、江蘇工人報等近10家駐常媒體,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聯合早報網、新浪網、中國江蘇網、江蘇教育新聞網、省教育廳網等10多家國家級、省級網路媒體、政府網對此進行了全面報導。

原常州市長王偉成掠影原常州市長王偉成掠影
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

2010年12月26日,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教授來到常州大學高層論壇,論壇中洪銀興教授指出:“常州經濟在開放經濟時代走在了蘇州、無錫後面,但在創新經濟時代卻異軍突起,先知先覺地以引智促發展走在了江蘇乃至全國前列”,“常州經濟發展這么好,更需要一張自己的富民路線圖”。
洪銀興教授在報告中著重指出:“常州應加快創新型經濟發展、積極培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自己的富民路線圖、繼續引進領軍型人才;常州大學也要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用科技創新助推地方和行業發展”。
洪銀興教授指出,中國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GDP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要靠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的新的增長點來驅動。常州經濟位居江蘇乃至全國前列,常州更需要科技創新和智力引領,更需要儘早、儘快培植適合自己的新增長點、新方向。常州企業需要占領創新制高點,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搶占先機。從一味跟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和產業,向著自主創新方向轉變。
洪銀興教授還指出,隨著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過度依靠出口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逐步淡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國內市場必將成為新的國際市場。內需拉動,將成為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新動力。在國家最新制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就有未來經濟發展從強國到富民的轉變的內容。國家將引導地方,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先富帶後富”的政策,將讓位給“讓大多數人都富裕起來”的政策,“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將成為新國策。為此,作為江蘇經濟發展最好、最快的地區,蘇錫常地區,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儘快制定自己的富民路線圖,構建適合於自己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

南大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南大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
省社科院劉志彪教授
南大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志彪南大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志彪
2011年12月25日下午,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志彪教授在常州大學高層論壇上作了題為《“十二五”規劃中江蘇區域經濟發展》報告,他從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分析開始,探討了江蘇“十一五”期間的經濟發展、成就與問題和“十二五”規劃中江蘇發展主要特色和亮點,詳盡闡述了“十二五”時期基本的發展任務、發展的目標和主要指標,對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現代產業體系、創新型省份、開放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居民收入倍增計畫等“十二五”關鍵熱詞作出全面而科學的解讀。他指出,“十二五”期間應當是江蘇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面對金融危機後世界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十二五”是江蘇發展創新型經濟期;面對工業化、城鎮化、服務化等背景下的擴大內需結構轉型,“十二五”是江蘇調整經濟結構的發展期;面對長三角一體化、沿海開發國家戰略的實施,“十二五”是江蘇經濟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的戰略期。劉志彪教授的宣講報告既緊扣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主題,具有很高的理論水準,又與江蘇經濟發展實際和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相結合,引起了現場聽眾的強烈共鳴。
史國棟書記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劉志彪教授的報告精彩紛呈,立意深遠,既有大量科學翔實的數據和清晰的圖表,又有前瞻性的理論的分析和探討,既有形象的說明,也有豐富的事例,既有針對性又有指導性,使我們對當前形勢的認識更加清醒深刻,對“十二五”時期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與重大戰略、建設美好江蘇的宏偉藍圖更加充滿信心,對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做好當前工作的把握更加全面準確。
史國棟書記最後就我校對認真開展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的具體部署和安排提出要求,他希望各基層組織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系統學習和精神把握,深刻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實質,精準把握要點精髓,統籌好學習與工作的關係,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從而理清我校未來發展思路,明確規劃我們今後的工作重點,切實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同時結合我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實際,結合我校“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學習,以學習、研究、思考、落實來推進我們的各項工作,提升我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劉志彪劉志彪
中科院院士楊叔子
楊叔子院士作報告楊叔子院士作報告
2011年5月21日下午,中科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先生在文彰樓報告廳作了題為《踏平坎坷成人成才》的報告。該校黨委書記史國棟、副校長陳群出席報告會,兩辦、黨委宣傳部、科技處、學生工作部、文法學院等相關部門領導和部分教師代表參加報告會,300多名學生聆聽報告。史國棟書記在會前會見了楊叔子院士,並主持了報告會。
報告中,楊院士深情地敘述了他人生中最難忘記的三個地方:出生之地、人生道路轉折之地、成長成熟之地。他強調,飲水必須思源,數典不能忘祖。
楊叔子院士總結了自己的成功經驗:人生在勤,貴在堅持是成功的基礎;敢於開拓,善於總結是成功的關鍵;依靠集體,尊重他人是成功的保證和條件;而理想崇高,自強不息是成功的靈魂和核心。
楊叔子院士以他豐富的經歷,回顧曾經的坎坷和挫折,詮釋了勤奮、堅持、開拓、創新以及信念、理想的價值和意義,報告同時也展現了楊叔子院士的博大精深、睿智敏銳,以及面對坎坷的從容豁達和執著的精神追求。報告讓與會師生進一步感懷楊叔子院士的人格魅力,以及對社會、對青年、對未來的崇高的責任感和真摯的情懷。報告會上,楊叔子院士還現場回答了同學們關於高考制度改革、傳統文化進校園、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問題。整場報告會氣氛十分熱烈,互動頻頻,精彩紛呈,掌聲經久不息。
史國棟書記強調,青年學生要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升綜合能力,全面發展,如楊叔子院士所寄語和期待的那樣,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並努力塑造自己,使自己“在知識上更富有,在思維上更聰明,在能力上更能幹,在身心上更健康,在人格上更高尚,努力充實自己,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溫鐵軍教授
溫鐵軍教授作報告溫鐵軍教授作報告
2012年3月9日下午,常州大學高層論壇第八期暨姬山講壇開壇儀式在文彰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溫鐵軍教授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全球危機與蘇南模式”的報告。該校黨委書記史國棟致歡迎辭,校黨委副書記孫小強、副校長王衛星出席報告會,常州市委市政府、武進區區委區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企事業單位、部分媒體記者和我校教師代表參加報告會。300多名學生聆聽報告。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孫小強主持。
史國棟書記在致辭中指出,姬山講壇與常州大學高層論壇合力打造,給常州大學師生帶來思想的盛宴,必能產生交流激盪,解放思想,集思廣益,凝聚智慧的效果。溫鐵軍教授是目前國內“三農問題”研究最資深的專家,在國際開發中國家比較發展研究、國內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及農村財政金融稅費體制改革等研究領域多有建樹。史國棟書記希望,常州大學的師生們也要跳出自己做理論研究的狹小書齋和閉塞課堂,認識到發展實踐是最重要的源頭活水,有行動實踐的經驗方能有推陳出新的理論。
報告會上,溫鐵軍教授從危機安全、中國城鄉二元結構、蘇南工業化經驗三個部分展開論述,視角獨特,視野開闊,語言極富感染力,中外實例運用鮮活。報告論點鮮明,論據廣博,分析透徹,近兩個小時的報告會,引起全場參會人員的共鳴與深思,不時對溫鐵軍教授的報告報以熱烈的掌聲。
孫小強副書記在總結中表示,溫鐵軍教授報告會務實、精闢,旁徵博引,高屋建瓴。希望在場師生通過聆聽本次報告,既要從巨觀角度把握十二五規劃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律,也要務實求真,積極關注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現實任務,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開創我校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良好思想與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