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夏姓

常夏姓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燕國王族後裔,屬於避難夷化為氏。

常夏[常夏,讀音作cháng xià(ㄔㄤˊ ㄒㄧㄚˋ),日語為とこなつ]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燕國王族後裔,屬於避難夷化為氏。
燕國王族本為周王朝嫡系姬姓後裔,在周慎靚王姬定六年(田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5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燕王噲的太子姬平被殺,燕國一度被乘亂而攻的齊國所滅。當時姬職為燕國諸公子之一,曾作為人質被扣押於韓國。齊宣王滅燕國後,力謀復燕抗齊的趙國特地把姬職從韓國接出,準備復興燕國。周郝王姬延三年(田齊宣王九年,公元前312年),齊國軍隊退出燕國,趙國乘機護送姬職回到新復的燕國為王,是為燕昭王。
在“子之之亂”期間,有燕國姬噲、姬平等王族後裔子孫經朝鮮半島避難東渡至倭夷國生息,改稱姓氏為赤染部氏、赤染氏等。
秦王政二十~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前222年),秦軍大舉攻滅燕國。在秦軍攻破邯鄲、趙公子嘉逃往代國後,秦軍兵臨易水(今河北易縣)。當時燕國一片驚惶,燕太子姬丹的老師鞠武竭力主張西與代國聯合,南與齊國、楚國結盟,北與匈奴結好,以共同抵抗秦國。但燕太子丹認識到諸侯已經均懼服秦國,不可能再組織合縱,因而採取極端的刺殺手段。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攜帶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今河北易、涿)和秦軍叛將樊於期的首級,與副使秦舞陽勇士前往秦國詐降。荊柯在向秦王嬴政獻圖時,用夾在圖中的匕首行刺秦王,未遂,被“體解”而死。秦王遂派大將軍王翦與辛勝率軍大舉攻燕國,在易水之西大敗燕、代聯軍。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軍又增加兵力,王翦率軍一舉攻破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倉皇逃往遼東(今遼寧遼陽)。秦軍大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次擊敗燕太子丹的軍隊,消滅了燕國衛軍主力。燕王喜殺太子丹向秦軍求和,秦國未允。但秦王嬴政鑒於燕、趙兩國的殘餘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故暫停進攻。
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軍滅楚、魏兩國之後,秦王嬴政再次派大將軍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秦始皇遂在故燕國之地設定了漁陽、右北平、遼西及遼東四郡。
在燕國被徹底滅亡後,其王族後裔子孫中有大量東渡倭夷國避難者,改稱姓氏為常世氏、筆氏等。
到東漢朝時期,隨著倭夷國被漢光武帝劉秀賜封為倭奴國,授倭王金印,隨倭夷國來華求賜的使臣的副使常世氏、侍從赤染氏則得賜常氏、夏氏,回國後統改為常夏氏,成為如今日本國大姓之一,多居學者地位。
第二個淵源:源於合姓,出自常氏與夏氏聯姻,屬於以聯姻合姓為氏。
在中國的台灣省、福建省,有常氏家族與夏氏家族聯姻,其子女以父母姓合為氏,稱常夏氏,是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出現的典型的近現代合姓為氏,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台中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二.分布:

今福建省的漳州市、台灣省的台中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奧地利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常夏氏族人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