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家族

常氏家族

常氏家族在中國相聲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上世紀四十年代,常連安帶領子弟及眾多相聲藝人在北京西單創立了啟明茶社,匯集了當年最優秀的一批相聲演員。

基本信息

常氏一代

常連安,常連安最早是學京劇
常氏家族常氏家族
,入富連成科班,跟馬連良等都是同學,後來嗓子壞了, 就開始變戲法,經常帶著長子常寶堃在張家口一代獻藝,常寶堃成名後,曾給兒子捧哏,常連安最大的功績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在北京西單創立了啟明茶社。這個茶社匯集了當年最優秀的一批相聲演員,常家不算,還有“白羅郭”,就是白全福、羅榮壽,郭全寶等。常連安的單口相聲是比較優秀的。

常氏二代

常寶堃,大哥,藝名小蘑菇。師從張壽臣。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紅遍張家口,據常寶華講,常寶堃那時候在表演結束要錢時,特別會逗人喜歡,張家口人常說:“這孩子真蘑菇啊~”,張家口又盛產蘑菇,因此得了這個藝名。常寶堃後來與趙佩如搭檔,更是如魚得水,如日中天。趙佩如原是逗哏演員,被常連安相中,為長子捧哏。過去捧逗之間的演出費是不平分的,逗哏的拿的多。但常寶堃和趙佩如是刀切帳,也就是演出費平分。可見趙佩如對於常寶堃的重要性。常寶堃在50年的時候去朝鮮戰場慰問,不幸犧牲在那裡,終年29歲。據說天津為常寶堃出殯的隊伍非常壯觀。常寶堃去朝鮮戰場有一個傳說,據傳在他報名以後,又不想去了,因為上前線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於是想撤回申請,但是已經晚了,名單已經上報,不能改了。所以只好去了朝鮮,這一去不想真出事了。
常寶霖,二哥,藝名二蘑菇。在相聲界,寶字輩當中有四個寶林,侯寶林、常寶霖、於寶林、耿寶林。常寶霖因為解放後去了甘肅,所以沒有多大名氣。
常寶霆,三哥,藝名三蘑菇。師從郭榮起。老三常寶霆同樣是一位相聲名家,說學逗唱都非常出色,給他捧哏的白全福更具傳奇色彩,白全福的父輩就是天橋藝人,因常連安見白全福捧哏出色,特意拆散了羅榮壽、白全福這一對搭檔,讓白全福給自己的三子捧哏,從此二人合作四十多年。白全福晚年的時候,耳朵聽不見,但他依然可以登台為常寶霆捧哏,觀眾根本看不出白全福是個聾子。白全福1993年去世,常寶霆後來經常居住在美國,據說精神方面出了點問題,也極少登台了。
常寶華,四哥,藝名四蘑菇。師從馬三立。常寶華與侄子常貴田的二常組合,曾經是一對火檔。他們的《帽子工廠》,在那個時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常寶華84年獲十大笑星稱號,目前依然活躍在舞台上。常寶華的性格有些各色,加上現在身份高了,總是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很多演員對他的指指點點還是有意見的。
常寶豐,老九。在郭德綱的自傳中,大家可能對這位九爺有所了解了,因我對他不是很熟悉,就不多言了。

常氏三代

常貴田,常寶堃之子。常貴田自父親去世後,就和四叔常寶華一起加入了海政歌舞團,常貴田是常氏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拜了父親的老搭檔趙佩如為師。常貴田目前是說相聲中級別最高的,他是軍級幹部。平時也總是穿一身藍色的軍服。有過幾次接觸,覺得人還不錯,聽說近幾年要寫一本自傳,不知完成的怎么樣了。
常貴德,常寶霆之子。常貴德據說也是京劇出身,他和趙偉洲表演的《漫談生行》可見其京劇的功力不一般。但他在相聲方面的影響不大。

常氏四代

常亮,應該是常寶霖的孫子吧,現在武警文工團,是丁廣泉的徒弟。
楊凱,常寶華的外孫,經常與劉寶瑞外孫侯冠楠一起在周末相聲俱樂部演出,經常會被主持人說:“請大家觀看這兩個外孫子的表演。”
另常氏第四代還有常悅、常遠等。
常氏家族在相聲界是有影響的一個家族,特別是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常家在天津還是很有勢力的。在天津相聲演員的合影老照片中,常連安總是坐在中間的位置,可見其地位顯赫。另外,常寶堃在抗戰時期組織的兄弟劇團,據說是袁文會的幕後支持。
常氏的相聲目前已經過了興旺時期,最新一輩中,除了常亮稍有起色外,其他都還稚嫩,難有大的做為。常氏是不是還會延續到第五代,那就很難說了,要過二十幾年後才能見分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