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咯林

本品系用改造常山乙素的化學結構而研製的一種新型結構的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藥。其作用與奎尼丁相似,能延長Q—T間期和P—S間期,①lS波加寬,且與血藥濃度呈平行關係。實驗證明,有抗烏頭鹼、氯化鋇、哇巴因等所致心律失常作用,有抗迷走神經作用,對乙醯膽鹼的房顫亦有效。

【別名】

常心定、Cbangroline,Ib-56,Pyrozoline.

【臨床套用】

用於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短陣性心房顫動和撲動等。

【藥動學】

口服吸收良好。口服後3—4h血藥濃度達峰值,體內過程符合開放型二室模型。分布T1/2a為4.1h,消除T1/2為3.2h。主要分布在胃腸及肝臟中。24h內原藥排出量為給藥量的50%以上。

【毒副作用】

可有皮膚色澤改變、頭暈、乏力、胃腸道不適、皮膚瘙癢等,少數患者出現谷丙轉氨酶暫時上升及心電圖改變,停藥後能自行消失,不影響治療。

【禁忌症】

肝腎功能不良、嚴重心傳導阻滯者及孕婦忌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200mg/次,3—4次/d,兒童酌減。心律失常控制後,改為維持量200mg/次,1—2次/d。療程多在4周以上。

【製劑】

片劑:200mg/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