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家木盆菜

席家木盆菜由來

在江西,有一支席師後裔,每逢佳節團聚,均須設酒殺雞作食以示慶祝。在圍屋中的壩子上,擺上一張八仙桌,四條長凳,八人一桌,一桌用一個木盆,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俗稱“吃盆菜”也叫“發財大盤菜”。席家木盆菜的盆比臉盆還大,是一個未加油漆的杉木盆,盆腰扎一個鐵箍,盆沿鑲的是鐵邊。要是在冬天的時候,菜就很容易涼,為了吃得更舒服,席家人就在底下再設一盆,內裝熱水,使菜長時間都熱氣騰騰,由此得名“席家木盆菜”。

製作方法

席家木盆菜慣用自家的雞、鵝,臘肉,魚蝦,芋頭,蘿蔔,蔬菜等作為食材,全是大塊。一層一層地把各種食料疊放進木盆中,吃木盆菜的妙處就在於一層一層往下吃,層層不同,層層美味,越是在盆深處的菜,味道越鮮美。每逢大年夜,一盆菜就夠了,大家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地翻找,佐著家釀的美酒,好像世間的一切幸福俱在於此。

飲食文化

由於此菜食材豐富,製作方便,其配料也可隨意增減,量財而取。因此,民間喜慶,均有此菜,七百多年以來一直在民間流傳。清朝一次著名大規模的移民—湖廣填四川,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美色木盆菜,藉助這次大移民,得以更加的發揚光大,而席家木盆菜的做工、配料、烹飪方式保存得最為完好,而成為最正宗的木盆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