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號衛星

希望號(英語:Omid,波斯語:امید‎,意為“希望”)是伊朗首顆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

伊朗國家電視台報導說2009年2月2日成功發射了一顆用於科研和通訊的數據處理人造衛星。伊朗自行研製的 “信使號 2”(Safir)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衛星已經被送入低地軌道。本次發射恰逄伊朗革命的30周年慶典,總統內賈德出席了發射儀式,並開啟衛星傳送信號“Allāhu Akbar”(真主至大)。他說發射這顆衛星是為了向全世界傳播“一神論,和平和公正”。伊朗外交部長馬努切赫爾·穆塔基說發射這顆衛星完全是為了“滿足國家需要”,“純粹是為了和平的目的”。
希望號是伊朗的第二顆在軌衛星。2005年俄羅斯為伊朗製造並發射了一顆名為Sina-1的衛星。
實驗發射
2008年2月4日,在新航天中心揭幕儀式上內賈德總統宣布,希望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發射升空。2008年8月17日,伊朗官方發表聲明說成功發射了一枚人造衛星運載火箭, and footage was broadcast of the launch of the 信使號運載火箭 in darkness. Officials denied initial reports by the state media that the satellite had been launched along with the rocket,[9] and said that a dummy satellite had been launched into orbit instead.
軌道
該衛星為了避免飛躍鄰國採用的發射方向是東南方,越過印度洋,軌道傾角為55.5度。軌道高度據報導為246──377公里, 軌道周期90.76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