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

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

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是實施希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希望工程20周年來臨之際開創希望工程工作的新局面。

項目介紹

“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作為實施希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5年9月10日實施以來,在中國青基會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團省委的領導下,雲南青基會已採取“請進來送教上門”、“送出去集中培訓”、“白玉蘭遠程培訓”等多種方式培訓了13000多名希望國小或鄉村國小教師,培訓面覆蓋我省10多個州市100餘個縣,極大地提高了山區老師的素質,為廣大山區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通過短期培訓,讓常年在大山深處、窮鄉僻壤教書的希望國小或山區國小校長和骨幹教師,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學到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技術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從教信念,激發了他們樹立終生學習的熱情。回到當地後,學員們在教學及教改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傳播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技術;不斷實踐和總結,使學校管理邁上了新台階、課堂教學質量普遍提高;建立了農科教基地,發展了校園經濟;因地制宜,積極開拓了辦學資源。

中國青基會常務副理事長顧曉今在結業典禮上講話中國青基會常務副理事長顧曉今在結業典禮上講話

為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精神,在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8月12日至21日,雲南青基會在全國各省級青基會系統中第一次組織來自全省9個縣區的102名山區農村國小的教師,到北京舉辦“雲南希望工程教師培訓班華能班(北京)”專項教師培訓活動,培訓採取當地教師示範課、特級教師示範課及專家點評的形式進行。結業典禮上,中國青基會常務副理事長顧曉今、中國華能集團政工部副主任張亞民、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楊軍、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亞鋒等嘉賓感受了全體參訓學員學習成果的匯報。中國青基會常務副理事長顧曉今,充分肯定了雲南青基會積極整合資源、開拓創新,在全國各省級青基會系統中第一次組織希望國小教師進行培訓的良好效果,希望更多像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一樣愛心企業都來積極參與希望工程的公益新項目的實施,在希望工程20周年來臨之際開創希望工程工作的新局面。

項目背景

近年來,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通過雲南青基會實施開展了瀾滄江“百千萬工程”雲南行動計畫中助學項目,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對山區教師進行培訓。本期希望工程培訓班費用由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資助支出。培訓期間,培訓班按需施教,緊貼教師工作實際,內容豐富。如中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海淀區教委胡新懿主任的《素質教育與課堂教學改革》從當今國際科技與教育形勢的大背景講到我國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革,在短暫的講課中提供了大量的國內外信息,用具體生動的課堂案例指導如何在課堂落實素質教育;北京國小大興分校張景浩校長的《揚起自信的風帆》用許多生動、典型的故事和案例,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自信對人的一生成長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並且教了大家許多幫助自己和學生獲得自信的好方法;武瓊特級教師的公開課和講座更是為一線教師帶來了全新的課堂體驗。她強調和學生交流,瞬間拉近了師生距離,在輕鬆愉悅的氛圍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眾多專家的課,雖然各有側重,但都緊貼教師需求,無論在思想理念上,還是方法操作上都給與了實實在在的指導,學員們都感到有很大收穫。他們帶來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內容。同時,他無私的奉獻、敬業的精神,給學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項目活動

今年,雲南青基會還先後組織了以下希望工程教師培訓活動:

1、第164期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班暨第34期香港苗圃班於2009年3月25日--3月11日在西安舉辦,鳳慶縣、永德縣、大關縣、鎮雄縣72名希望國小的校長參加培訓。

2、第168期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班暨第9期英仕基金班於2009年5月13日--5月27日在上海舉辦,永勝縣三川鎮睦科AIG希望國小5名骨幹教師參加培訓。

捐方代表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亞鋒講話捐方代表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亞鋒講話

3、第169期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班暨第35期香港苗圃班於2009年5月11日--5月20日在西安舉辦,鳳慶縣、永德縣、大關縣、鎮雄縣72名希望國小的校長參加培訓。

4、第170期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班暨首期花旗班於2009年06月15日--06月24日在上海舉辦,永勝縣三川鎮睦科AIG希望國小4名骨幹教師參加培訓。

5、“雲南希望工程送教大理·教師培訓華能班”專項教師培訓活動於2009年7月25日至31日在大理市舉辦,瀾滄江流域的100名優秀教師和當地教師200餘人共同參加培訓。

6、中海油田希望國小優秀教師代表培訓於2009年7月27日至8月1日在北京舉辦,昭通市、大理州中國海油COSL希望國小的10名骨幹優秀教師參加培訓。

7、第180期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班暨苗圃行動“送教上門”於2009年8月12日至8月16日在永德縣舉辦,300多名希望國小教師參加培訓。

項目意義

此次培訓活動得到了中國青基會教師培訓中心和各實施縣團委、教育局的重視和支持,培訓期間教學工作紀律良好,井然有序,培訓班裡洋溢著積極向上、踏實認真、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參訓教師聆聽了多名全國知名專家和教授的講課,切身感受到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更新了自己的思想,通過培訓,參訓學員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拓了視野。培訓結束後,所有學員仍然戀戀不捨,感覺培訓的時間過短。參訓教師紛紛表示,希望雲南希望工程能多舉辦此類教師培訓活動,使山區教師能學習到全國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果還有機會,他們一定會報名參加,教師們還紛紛表示要把參加培訓所學到的知識帶到工作中去、帶回到所在學校與同事共同分享,提高教學質量,教書育人。

從1990年在雲南省紅河縣實施希望工程開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團中央關於“深入開展希望工程”的有關要求,雲南青基會在“以人為本,以文化人;愛心傳遞,助人自助”慈善理念的指引下,累計籌資4億元人民幣,在全省129個縣市區援建希望國小1300餘所,資助困難學生近10萬名,培訓山區國小教師13000多名,並在禁毒防艾、環保、扶貧、醫療衛生、生命救助等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上千萬人帶去了溫暖和關愛,雲南青基會已成為雲南省參與面最寬、實施範圍最廣、知名度最高、最具公信力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今年雲南希望工程與全國同步,在繼續援建希望國小、資助困難學生的同時,全面推進實施希望工程教師培訓、希望工程鼓號隊、希望工程圖書室、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等系列公益項目。

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是雲南青基會致力於全面提高希望國小辦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同城市相比,偏遠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狀況是很落後的。除了落後的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師資力量的薄弱,教師質量的不足和執教能力的低下也是導致落後的主要原因。提高數萬名希望國小或山區國小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推動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也是推動希望工程深入發展的途徑之一。
希望國小或山區國小的教師是全省教師隊伍中特殊的一部分。比較普遍的現象是農村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目前教育改革的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和新知識。部分教師觀念比較陳舊,教育、教學觀念不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更新較難。因為貧困,經費得不到保障,導致農村教師培訓學習的機會很少,提高更難。

學員代表向雲南青基會秘書長沈光鑫贈送希望國小學生製作的禮物學員代表向雲南青基會秘書長沈光鑫贈送希望國小學生製作的禮物

根據國家教育部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農村國小專任教師約有356.86萬人,而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大約只有47%,農村比城市低31個百分點。尤其是在希望工程實施的農村學校里,有更多的教師僅具有中師以下水平,這些教師在沒有取得足夠的資格之前就開始教孩子讀書了。很多教師同時還兼任校長和校工。許多教師教學能力有限,還要在學校擔任幾個班級,甚至幾個年級的多門學科的教學任務。為此,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雲南青基會實施的“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就是配合政府,堅持以師資培訓為主導,重視教師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各項素質。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實施的客群對象主要是全省1300餘所希望國小或山區國小的數萬名農村教師,他們長期堅守在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第一線,工作和生活都很艱苦,但為了教好孩子,他們渴望提高自己。

“希望工程教師培訓”項目作為實施希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5年9月10日實施以來,在中國青基會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團省委的領導下,雲南青基會已採取“請進來送教上門”、“送出去集中培訓”、“白玉蘭遠程培訓”等多種方式培訓了13000多名希望國小或鄉村國小教師,培訓面覆蓋我省10多個州市100餘個縣,極大地提高了山區老師的素質,為廣大山區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通過短期培訓,讓常年在大山深處、窮鄉僻壤教書的希望國小或山區國小校長和骨幹教師,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學到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技術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從教信念,激發了他們樹立終生學習的熱情。回到當地後,學員們在教學及教改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傳播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技術;不斷實踐和總結,使學校管理邁上了新台階、課堂教學質量普遍提高;建立了農科教基地,發展了校園經濟;因地制宜,積極開拓了辦學資源。
希望國小的提升發展離不開希望國小教師教學理念、素質的提高。今後,雲南青基會將長期把希望國小教師培訓作為雲南青基會的一項重點開拓的公益新項目發展,我們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都能夠伸出友愛之手,用3000元的愛心捐款支持山區的希望國小教師到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進行專項培訓,幫助這些老師拓展視野、改善教學水平。接下來,9月初我們將在昆明舉辦沃爾沃藍色關愛教師培訓活動,為昆明周邊貧困地區希望國小或農村國小50名校長和骨幹教師進行相關培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