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六月六”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節,是布依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天,布依村寨家家戶戶殺豬、殺狗、包棕粑等作節日祭典、盛宴。男女老少盛裝艷服,歡慶節日。“六月六”節有的稱“布依年”。有的稱“六月橋”布依歌節,還有稱“六月六”——“打保符”、“跳六月坡”等等。儘管各地稱法不同,形式不一,但其節日內容是一致的,最為突出的有以下方面:節日時間,都定在夏曆六月初六這天。即使有的地區在這前後有活動,但都以這天最隆重。

節日簡介

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六月六”正值秋收前的農閒季節,人們藉此機會遊樂社交,也祭神祭祖;還在白紙馬、三角旗上染上豬血、雞血,插於田中、地頭,以求消災,祈禱五穀豐登。戶主寨老則聚集到村社廟前,舉行隆重的祭神活動,以保莊稼不受損害,全寨人畜平安。還利用這個機會,商量制訂鄉規民約。
“六月六”這一天村村寨寨殺豬、殺雞、祭神、祭祖。青年男女穿著盛裝,相邀相約成群結隊,趕六月坡,六月橋,唱歌娛樂,以歌會友,以歌傳情,非常熱鬧;小孩子就跟著父母要點錢去趕場,買點好玩、好吃的東西。

主要節目

布依族“六月六”祭神布依族“六月六”祭神
布依族信仰多神,屬原始崇拜,是以萬物有靈論演變而來的。“三月三”,布依族主要是祭社神、山神;而“六月六”,在岩魚地區主要祭土地神和將軍廟。他們認為,土地養育了萬物,而來之不易的果實要靠兵戎來保衛。
布依“六月六”,布依語叫“庚香綠”。節日可在農曆六月初六過,也可以於農曆十六或二十六日過,其過節的依據就是看全村是否已“關秧門”(滿插滿栽)。祭土地神可於“六月六”當天,也可以在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寅日過。布依“三月三”基調是肅靜沉穩;“六月六”則是濃烈奔放,這可能與布依“過年心思慮,過‘六月六’心開懷”的諺語有關。因為過年就意味著新一年勞作、耕耘即將開始,而“六月六”則是豐收在望、前景廣闊,是值得大歡大慶的日子。
“六月六”到來之前,當班人員須一家一戶去收款,積資買豬或牛用於祭土地神。祭祀當天,當班人員先把豬或牛宰殺打理好,寨老及本寨輩份高、年齡大且有一定威望的7位男性村民身穿灰色土布長衫,頭纏花格帕子,洗淨雙手,有序地給土地廟掃灰塵、念咒語、上香、擺碟、酌酒、上豬頭等供品。寨老念頌詞,7位老人列隊站兩邊,全村各家男主人有序上香、化冥紙,分批三跪九拜。此時,長號吹、嗩吶奏、鑼鼓敲、鞭炮鳴、人歡呼,極盡地歡呼、跳躍。然後10人一桌,席地而坐,大家可盡情地談笑逗樂,猜拳行令,直至酒足飯飽才能散席。據說,“六月六”歡聲越高,場面越濃烈,豐收就越有希望。

傳統歌節

布依族“六月六”歌會布依族“六月六”歌會
“六月六”也是布依族男女青年的傳統歌節。布依語的“浪哨”“浪冒”,是談情說愛的意思,但又不是純的談情說愛,它既是談情說愛的前提,更是交流情感,溝通信息,結交異性朋友的一種形式,要經歷由媒人介紹、自願交談、若談話投機則深入交談等過程。交談之初,兩人要拉開丈余遠的距離,而且不能面對面而是背著談,否則被視為輕佻或不識禮。待交往一段時日並有一定感情基礎後,兩人才能相約交談。
“浪哨”“浪冒”,唱山歌是布依青年男女相知、相識、相戀的一種途徑,每村過去都有青年浪哨的“花園”(年青人談情說愛的地方)。每年的春節、六月六、七月半等節日是他們“浪哨”“浪冒”的“法定”節日,可以名正言順成群結隊地去“花園”活動。此外,村中辦紅白喜事,外寨來客都是“浪哨”“浪冒”唱山歌的最佳時機。
“六月六”一早起來,男青年完成割草餵牛、祭田任務後,穿上稱心如意的衣服,相邀相約到外村去浪哨;女青年則提上繡花籃到綠樹成蔭的“花園”里,低聲吟唱古情歌,互教互學唱新歌,新手向老手學挑花刺繡、學吹奏木葉,耐心等待心上人。嫩綠的田野上,淙淙的溪水邊,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綠葉遮蓋的“花園”里,到處是古歌、山歌、木葉、月琴聲;白帕子、花圍腰、土布花格襯衣、耍須飄動的糠包在“花園”里不時閃動。置身其間,宛如墜入歌的海洋,歡樂的世界。

節日傳說

為什麼布依人民要隆重歡度“六月六”呢?其中有一個動人的、源遠流長的美麗傳說。相傳布依族的始祖“盤古”發明了水稻的栽培技術,但因孤單一身,日子仍然過得清苦貧寒。一次偶然的機會,盤古認識了海龍王的女兒,互相產生了愛情而結為夫妻。婚後,他們恩恩愛愛,男耕女織,日子過得甜蜜美滿。一年之後,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新橫。新橫從小聰明伶俐,但因年幼,一次冒犯了母親,母親氣憤而回歸龍宮,不再回到人世間。盤古無法,只好續弦又生一子。有一年六月初六這天,盤古命終歸了天。新橫的繼母有了自己親生的兒子後,儘管新橫隨父勤懇勞作,並且學會了父親栽培水稻的技術,但因生母回歸海里和生父逝世歸天,終不免遭到繼母的百般虐待。繼母幾次加害,欲置他於死地,企圖獨吞家產。面對繼母的加害,新橫忍無可忍,不得已上天庭控告繼母的迫害,並發誓要全部毀掉親手栽培的水稻秧苗,絕其繼母的生路。繼母受到控告並知道新橫的想法後,惶恐萬分。為了生存,她向新橫乞求,表示只要他不毀壞莊稼,她就不再對他迫害,把他同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看待。還保證為了供祭盤古發明水稻栽培技術、永保子孫萬代五穀豐登,於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盤古逝世日)這天,率領子孫宰豬殺牛、包粽子供奉盤古。鑒於繼母的轉變,為了使水稻栽培技術傳於後世,新橫答應了繼母的乞求。從此,每年六月初六便舉行祭盤古、供祖宗活動,年年如此,世代相傳,從未間斷。這就是“六月六”的來歷。布依族關於“六月六”的傳說,雖然是祈求天神保佑的神話,但它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遠古時代人類生產力極低的情況下,藉助豐富的想像力去征服大自然的願望,體現了布依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