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

巴西藍頰亞馬遜鸚哥(學名:Amazona dufresniana),別名藍頰亞馬遜鸚鵡、督佛森氏亞馬遜。分布於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巴西藍頰亞馬遜鸚哥,又名:藍頰亞馬遜鸚鵡、督佛森氏亞馬遜巴西藍頰亞馬遜鸚哥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體長34厘米,體重480-600克。鳥體為綠色,前額部份為橘黃色,頭頂以及頸部則為黃色並帶有點藍色的邊;臉頰兩側和耳羽附近為藍紫色;翅膀的邊緣部份為黃綠色;尾巴為綠色,尖端並帶有黃綠色;鳥喙為灰黑色,虹膜為橘紅色。

生物習性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主要棲息於沿海森林的內部約1000米的地區、沿著河流分布的林以及紅樹林區。他們通常成對活動,偶爾也會以小群體行動,被人看見的時候不是在覓食,就是在高枝上休憩,清晨集結前往覓食地點的時候相當吵雜,傍晚則集結一同回到棲息的樹木附近過夜。這種鸚鵡的叫聲非常吵雜刺耳。

藍頰亞馬遜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

繁殖方式

卵生。在野外的繁殖季為2月到6月,一次約產下3到4枚卵,通常不會每枚都順利孵化,孵化期間為26天,雛鳥羽毛長成約8周左右。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

物種現狀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

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是數量非常稀少的亞馬遜鸚鵡,在19世紀的時候,因為被大量捕捉至寵物市場牟利以及棲息地的大量減少而數量驟減,這種情形在法屬蓋亞那尤其嚴重。到了1980年,它們的數量已經相當稀少,但是蓋亞那仍然大量的捕捉出口到世界各地販賣。除了被當作寵物販賣,在當地也常常被當作食物。雖然仍然屬於華盛頓公約組織的二級保護,但是巴西藍頰亞馬孫鸚哥的數量已經逼近絕種的邊緣。在許多地區的族群也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瀕危物種——近危(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