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橡膠

巴西橡膠大戟科橡膠樹屬熱帶雨林喬木中唯一的栽培種,俗名橡膠、膠樹。巴西橡膠具有產量高、質量好、經濟壽命長、采膠容易、膠乳再生快等優點,為世界上大規模種植產膠樹種。巴西橡膠具有產量高、質量好、經濟壽命長、采膠容易、膠乳再生快等優點,為世界上大規模種植產膠樹種。其樹皮所產膠乳經加工製成的天然橡膠,是異戊二烯的高分子聚合物。

巴西橡膠

正文

天然橡膠中產量最大、質量最好和最重要的品種。它產自巴西海維亞橡膠樹(屬大戟科),所以稱為巴西橡膠;又因巴西的帕拉是巴西橡膠的出口集散地,因此又稱帕拉橡膠。一般,所謂的天然橡膠即泛指巴西橡膠。這種橡膠樹原是生長在南美洲亞馬孫河谷的野生植物,1735年被法國科學院C.M.德·拉·孔達米納發現。1876年H.A.威克姆在巴西採集橡膠種子,移植於英國植物園,後來又移植到錫蘭,再逐漸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地繁殖(見天然橡膠)。
國際分級法 國際上天然橡膠乾膠片舊分級法主要是根據外觀進行分級。1965年馬來西亞採用技術分級法,即馬來西亞標準膠分級法(SMR),以工藝性能、雜質含量、塑性保持率(抗氧指數)、蛋白質含量、揮發物、灰分和顏色等為指標。塑性保持率是生膠受熱時氧化性能的表征,為SMR分級法的一個重要指標。塑性保持率的數值高,表明生膠在加工、貯藏過程中受氧化和日光照射的影響較小,受到銅、鐵及其他金屬離子的污染也少。
1949年的技術分類採用ACS-1配方,按硫化速率來分類;1970年以後,SMR法採用ACS-1配方,鑑定膠的硫化性能。馬來西亞標準膠採用樣品伸長 100%後的鬆弛模數(MR100)為標準,使標準膠的硫化取得一致。國際上分級法種類繁多,標準還不統一。
化學和物理性質 純粹巴西橡膠的化學成分是順-1,4-聚異戊二烯。它的生物合成與合成聚異戊二烯的加成聚合不同,生物合成是由植物體內的乙酸經過乙醯乙酸化等步驟變成異戊二烯焦磷酸單體,再通過酶的作用縮聚成巴西橡膠。市售的橡膠含有微量3,4-結構,是由於在收集膠乳或制膠過程中經異構化或氧化所造成的。
巴西橡膠的性能不僅與其平均分子量有關,也與其分子量分布有關。它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取決於酶的調節作用。巴西橡膠的分子中存在六節內酯環,對於生成微凝膠或大凝膠有極大影響。
巴西橡膠無一定熔點,加熱後逐漸軟化,至 130~140℃時完全軟化,呈熔融狀態;200℃左右開始分解,270℃時急劇分解。在常溫下稍帶塑性,溫度降低則變硬,低至0℃時,彈性大大喪失,-14~-40℃時結晶速率增大,再冷則又變慢。巴西橡膠的玻璃化溫度約為-70℃。
套用 巴西橡膠在所有的橡膠工業中都能套用,但在輪胎工業中使用最多。雖然世界上天然橡膠消耗的比例在下降,但其重要性並未下降。隨著子午線輪胎的發展,天然橡膠的用量在相應增加。由於能源短缺,而橡膠樹卻是最有效地利用太陽能來生產橡膠的“工廠”,巴西橡膠仍具有與合成橡膠競爭的能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