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揚石窟之謎

巴米揚石窟之謎

阿富汗是中亞地區的文明古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巴米揚石窟,位於今阿富汗中部巴米揚城北興都庫什山區海拔2590 米的小河谷中。

簡介

它的北面是興都庫什山的支脈代瓦山,向南是巴巴山脈。巴米揚河從兩山間流過。巴米揚石窟就開鑿在代瓦山南面的斷崖上。巴米揚石窟擁有兩項世界之最:巴米揚石窟是現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揚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巴米揚石窟,全長1300 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 多個,比中國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和甘肅敦煌的莫高窟都要大得多。巴米揚石窟群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連線中亞、西亞和印度的樞紐,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希臘羅馬的文明,印度波斯的文明,中國和中亞的文明都曾在這裡匯合,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20世紀20~3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首次對巴米揚石窟做了較系統的考古調查;60 年代,日本人也對巴米揚石窟進行了考古發掘。巴米揚石窟的學術價值開始受到普遍關注,聯合國已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蹟的名錄中。但人們至今無法搞清這項浩大工程是如何完成的?

巴米揚石窟之謎巴米揚石窟之謎

巴米揚巨佛

巴米揚巨佛之謎

巴米揚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別開鑿在東段和西段的兩尊高大的立佛像,俗稱“東大佛”和“西大佛”。兩尊大佛相距400 米,遠遠望去十分地醒目。“東大佛”高37 米,身披藍色袈裟,“西大佛”高55 米,著紅色袈裟;佛像臉部和雙手均塗有金色。兩尊佛像的兩側均有暗洞,洞高數1 0 米,可拾級而上,直達佛頂,其上平台處可站立百餘人。巴米揚大佛大約雕造於公元4~5 世紀間,經歷風風雨雨,戰火滄桑, 至今已有1500 多年的歷史,已被聯合國列入人類文化遺蹟。1500年來,兩尊大佛可謂飽受劫難。前蘇聯入侵時期, 佛像附近被埋下地雷,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較大的一尊佛像腳下竟成為阿富汗一個武裝派別堆放軍火的地方。1998年,巴米揚河谷落入塔利班政權手上,其士兵對兩尊佛像的襲擊從未停息。佛像曾被火箭炮炸毀頭部和部分肩部,寧靜微笑的面容已難以辨出。

巴米揚石窟之謎巴米揚石窟之謎

塔利班軍隊的領導人
巴米揚石窟之謎巴米揚石窟之謎

從峽谷對面看岩洞環繞的巴米揚巨型佛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