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蒂斯對話錄

巴爾蒂斯對話錄

《巴爾蒂斯對話錄》是巴爾蒂斯生平最後十年間與義大利著名評論家貢斯坦蒂尼的對話筆記,分成12個章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這些對話里,巴爾蒂斯回憶了自己的一生,從童年時結識里爾克,到青年時代在義大利遊學研究文藝復興大師的真跡,再到羅馬擔任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畫家不僅總結了自己對藝術創作的思考,還回憶了與他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作家乃至政治家,如馬爾羅、費里尼、畢卡索、米羅、賈柯梅蒂、加繆、薩特等。這些對話按時間先後順序加以編排,猶如一部巴爾蒂斯的回憶錄。尤其可貴的是,貢斯坦蒂尼以其豐富的藝術史理論和知識,在談話中穿插了大量背景資料的介紹,從而大大豐富了這些對話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巴爾蒂斯(1908—2001)被譽為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畫家,他的一生經歷並見證了整整一個世紀的變遷。巴爾蒂斯出身於波蘭貴族世家,但他本人出生在巴黎,平生幾乎遊歷了歐洲的所有國家,甚至還遠遊日本。

編輯推薦

我不知道形容詞“偉大”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倒讓我想起一個難忘的小故事。我那時還小,父親帶我到波納爾的家中去吃晚飯,在座的還有馬蒂斯。席間,馬蒂斯對波納爾說:“我們都算得上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畫家。”波納爾變得臉色蒼白,神情不安,他生氣地說:“您剛才說的話太可,怕了!成為一個時代最偉大的畫家是件恐怖的事情。如果您說的是真的,我們倆就完蛋了。”對那些認為我是當今在世最偉大或最偉大之一的畫家的人,我能回答的也就這么多。我是聖奧古斯丁的信徒,我一直讀他的作品,每天都讀。聖奧古斯丁說上帝引導他走上一條新路,他因此而獲救。聖奧古斯丁說過一句話,完全適用於現代藝術:“探索不以發現為目的而流於空談。”……我們不能想像上帝。我們怎么能想像生命?上帝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自然里,以及世界萬物的美之間,儘管現在的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浩劫。我始終無法相信上帝決定將他創造的輝煌化為灰燼。

——巴爾蒂斯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法文版編者跋

生平大事年表

譯後記:與巴爾蒂斯為鄰

……

文摘

羅西涅爾,大木屋,1992年

巴爾蒂斯,里爾克在1924年2月27日從穆佐特寫給您的信中提到他應該到巴黎與您會合,您當時在巴黎等安德列·紀德和您的哥哥皮埃爾。您回到巴黎後,紀德給了您很大的幫助嗎?

是的。是里爾克請紀德盡力幫助我們。我們的國籍出了問題。1923年,皮埃爾揣著一封里爾克寫給紀德的信來到巴黎。紀德讓皮埃爾住在他家,在蒙莫函西街,給他當秘書。母親和我1924年夏天來到巴黎,我們也在他家借住了一段時間。不久,紀德的一個朋友,《新法蘭西雜誌》的主編雅克·里維爾(Jacques Riviere)幫我們找到了一套公寓。

他像一個西藏僧侶。皮埃爾作品中神秘主義的傾向就是受了紀德的影響。皮埃爾給紀德畫過一幅非常好的肖像,後來他也為巴塔耶(George Bataille)①畫過肖像。我每個星期都會去蒙莫函西街看望紀德和皮埃爾。一天,紀德告訴我,幾個超現實主義者打電話給科克托(jean cocteau)的母親,說她兒子死了。一個低級玩笑,完全符合超現實主義的風格,這些人太討厭了。

當您開始畫畫的時候,誰對您的幫助最大?

皮埃爾·波納爾,他的性格十分溫和。我很喜歡他,他就像我的長輩。他住在聖-日爾曼-昂-萊的時候,還幫我在德魯埃家(Druet)辦了一個小型畫展。一戰爆發前,我們兩家住得很近,他總是不遺餘力地鼓勵我。我也很信任德尼,他是波納爾的好朋友。波納爾在年輕的時候,與德尼、朗松(Ran-son)、塞魯西耶(Serusier)和維拉爾(Vuillard)一起成立了納比派(Les Nabis)。②這個標籤和別的標籤一樣,毫無意義。波納爾是一個偉大的畫家,我們無法把他歸於任何流派。他帶我去見德尼。

後記

2001年冬季的一天,我受邀到一位法國作家朋友家中吃午餐。客廳里暖氣燒得正旺,窗外飄著薄薄的雪花。我和這位朋友閒聊著關於中國文學的話題,有一搭無一搭地看著電視午間新聞閃過的畫面。突然,朋友坐直身子,眼睛盯著電視螢幕,一言不發。新聞里正播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巴爾蒂斯逝世”的訊息,螢幕上閃過畫家的照片、出席畫展的短片和他的繪畫作品。朋友的臉色變得沉重,他站起來,跟我道歉,說要去撥一個重要的電話。後來,我才知道,這位朋友繼巴爾蒂斯之後擔任過羅馬法蘭西學院的院長,與畫家私交甚篤,而那個電話,是向巴爾蒂斯的夫人出田節子表示哀悼。那天,午餐的話題一直圍繞著畫家,他的作品,他的模特兒,他如何將破敗的美迪奇宮修復成藝術宮殿,還有他眼中的東方和東方藝術。臨走時,我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一本由瑞士斯其拉出版社出版的巴爾蒂斯畫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