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格歹鄉

巴拉格歹鄉

巴拉格歹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西部,面積460平方公里,21000人口。有漢、蒙古、滿、達斡爾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15%,轄13個村。距烏蘭浩特41公里。發源於哈圖莫河的巴拉格歹河流經全鄉35公里,匯入歸流河。地貌為淺山丘陵區。境內馬鞍山海拔500米。無霜期120天。年積溫2400——2900攝氏度。地下資源有砂、矽石。全鄉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通電話。

基本信息

巴拉格歹鄉巴拉格歹鄉
巴拉格歹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西部,面積460平方公里,21000人口。有漢、蒙古、滿、達斡爾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15%,轄13個村。距烏蘭浩特41公里。發源於哈圖莫河巴拉格歹河流經全鄉35公里,匯入歸流河。地貌為淺山丘陵區。境內馬鞍山海拔500米。無霜期120天。年積溫2400——2900攝氏度。地下資源有砂、矽石。全鄉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通電話。

介紹

巴拉格歹鄉巴拉格歹鄉
鄉以農業為主,農牧結合。耕地面積17萬畝,其中水田11000畝。農作物以玉米葵花大豆為主。全鄉草牧場面積173800畝,牲畜存欄62897頭(只)。有林面積15萬畝,森林覆蓋率33%。全鄉農牧業機械總動力7156千瓦,農用三、四輪車899台,農用運輸車12輛,配套農機具367台。鄉鎮企業878家,從業人員4500人,創產值160000元,稅金38000元。個體私營工商戶55家,從業人員84人。

巴拉格歹鄉是興安盟的革命老區。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在這裡誕生。巴拉格歹鄉有光榮的革命歷史,也有光明的發展前途。巴拉格歹鄉人民熱誠歡迎各地客商來這裡開發建設,期待老區再創輝煌。

經濟發展

巴拉格歹鄉巴拉格歹鄉
科右前旗圍繞“牧業興旗”這條主線,緊緊抓住“兩個重點”和“三個提高”不放鬆,大力發展生態、舍飼型畜牧業,實現了傳統草原畜牧業向生態效益型畜牧業的轉變,增強了全旗畜牧業發展的後勁。

科右前旗以草原建設為重點,發展生態型畜牧業。牧區走“種、改、保”的路子,即種植一點,改良一塊,保護一片,重點培育發展生態家庭牧場。今年完成基本草牧場建設15萬畝,旱作人工草場3萬畝,網圍欄改良草場5萬畝。農村實施“退、種、養”戰略,提倡退一畝耕地,種一畝草,養一頭畜。全旗今年退耕還林還覃15萬畝。該旗還以農區舍飼圈養為重點,今年全旗確立了34個禁牧和舍飼示範村,實行全年封山禁牧和舍飼圈養。針對禁牧舍飼養畜暫時成本大的實際,該旗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實施了畜牧業內部結構的調整,以肉、肉白絨山羊奶牛為舍飼的主要品種,以種子工程為龍頭,加大良種培育、引進和推廣力度。今年已從外地購進奶牛、絨山羊、小尾寒羊等優良品種5萬多頭,並在俄體鎮和巴拉格歹鄉建立了小尾寒羊繁育基地。

為了做在做強畜牧業,科右前旗盡全力促進畜牧業的三個提高。一是加大了畜牧業的三個提高。一是加大了牲畜改良的力度,提高了畜牧業產業化升級。旗政府今年成立了肉羊、細毛羊、白絨山羊、奶牛四個項目攻關小組,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原則,統一規劃,集中開發。二是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畜牧業的防災抗災能力。三是加快了科技興牧的步伐,提高畜牧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為畜牧業發展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