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諾爾公蘇木

巴彥諾爾公蘇木

巴彥諾日公蘇木是阿拉善左旗下轄的13個蘇木鎮之一。巴彥諾日公蘇木地處阿左旗西北部,北鄰烏力吉蘇木、西與阿右旗、甘肅省接壤,是阿拉善盟“三旗一縣”跨省交通要道的金三角地區,也是阿左旗“十五”期間確定的重點建設地區和工業專業區。

巴彥諾日公蘇木簡介

全蘇木土地總面積12215平方公里,轄10個嘎查,農牧業人口1081戶3441人。蘇木駐地設有中心派出所、中心衛生院、地稅所、信用社、機務連、交警隊、氣象站、養路工區等機關單位。蘇木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有工礦企業13家,黃金、白雲岩、花崗岩、鐵、矽石、石膏、硝、水晶石、錳、鉛、鋅、等礦產儲量可觀,著名的“諾爾紅”花崗岩便產於此地,石膏和芒硝均以純度高、品質好著稱,銷往吉蘭太烏素圖等周邊工業園區,全區規模最大的黃金企業珠拉扎嘎金礦便位於此地。

巴彥諾日公蘇木沙漠覆蓋面積近四分之一,植被處於荒漠、半荒漠交界地帶,主要植物以紅砂、珍珠、綿刺、蒙古扁桃等,植被覆蓋率10%左右,土壤以鈣質灰漠地為主;地下水埋深40-80米。本地區屬中溫帶乾旱區的草原化荒漠地帶,具有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0.4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間,多年平均蒸發量為2866.9毫米,年平均溫度8.6,平均風速3.3--4.6米/秒,全年風沙日100天左右,年均日照時數3800小時,無霜期150天以上,晝夜溫差大,充足的光熱條件利於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生長。

旗縣間油路的開通,為巴彥諾日公的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幾年來,蘇木駐地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日漸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空前增長,工業、商貿、旅遊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特別是自2001年以來110KV、220KV變電站相繼建成,為蘇木工業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蘇木黨委政府立足資源、地緣、交通優勢,準確定位發展方向、及時轉移工作重心,將工業做為重點,農牧業做為基礎,旅遊作為亮點,確立了發展四個基地兩個產業的奮鬥目標。在蘇木各族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巴彥諾日公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工業經濟蓬勃發展,農牧業經濟穩步提高,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發展前景十分看好。2005年全蘇木生產總值達4億元,財政收入達460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4000元。

工業經濟

近幾年來新建的項目有:投資5000萬元完成珠拉黃金公司二期技改擴建工程,達到日處理礦石2000噸以上的生產能力。新建巴彥諾日公百吉冶煉有限責任公司100立方米生鐵冶煉廠;投資1000萬元新建白雲岩開採企業6家;投資300萬元新建鐵礦開採、錳礦開採企業各1家;同時花崗岩石材、風電等一批儲備項目已經有意向性投資,工礦業呈現出勃勃地發展生機。2005年實現工業產值3.5億元,在三次產業中明顯居於首位。

面對新形勢,蘇木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整合優勢,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牢固增強“四種”意識,即:發展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爭先意識。實施了“四個工業”即:黃金加工業、多金屬冶煉業、花崗岩石材業和鹽硝化工業,抓“兩個產業”即:農牧業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四項經濟”即:工業經濟、城鎮經濟、農牧業經濟、旅遊業經濟(沿路經濟)。這是我們幾年來依據本地礦產資源情況和蘇木實際,綜合分析自身優勢,探索總結出符合地方實際的發展思路;是我們進一步挖掘和利用地方優勢農畜產品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借現代生產、經營理念,實現合理開發利用,不斷打造知名品牌的重要步驟;是我們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基礎設施資源以及阿旺丹德爾文化自然景觀資源和優質農牧業資源的優勢,充分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發展特色區域經濟的必然選擇。

農牧業經濟

近年來,針對農牧業生產力薄弱,農牧民增收渠道狹窄,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低,思想觀念落後的現狀,蘇木黨委政府適時提出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避災型、生態型、效益型畜牧業的發展思路。通過開展以“兩改一樹三爭創”為主題的植樹造林活動,重點推進山間河槽、沙漠淺表水地區的治理力度,使農牧民民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可持續發展意識明顯提高,湧現出了巴音吉勒格王成清楊志達、楊蘇德勒圖、何德來等一大批生態建設能人和輪牧休牧的帶頭人。近三年來全蘇木春季累計植樹達45萬株、人工撒播草籽1萬畝,種植梭梭面積達到1萬畝,圍欄封育草場15萬畝,圍封古榆樹林、野杏樹林、梭梭等達800平方公里。30%的牧戶都實行了輪牧休牧,沒有林業的畜牧業不視為畜牧業的思想在巴彥諾日公悄然興起。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南部古榆樹林保護區、東部沙漠淺表水地區綠化和蒙古扁桃保護區、西部梭梭林治理區為主的三大生態治理區。

基礎設施建設及第三產業發展情況

隨著旗縣間油路的開通,蘇木交通條件十分便利,政府駐地道路、電力、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完備,移動、聯通、網通等通訊網路全面覆蓋,通訊條件十分便捷。近幾年商服業發展生機勃勃,沿路餐飲、住宿、汽修、零售業等第三產業初步形成。2005年實施的主要工程有:一是完成了珠拉金礦17公里通油工程;二是落實項目資金190萬元,開始實施蘇木黨政辦公大樓及配套設施建設;三是巴彥諾日公林業派出所、林工站、中心派出所、交警中隊新建的兩幢辦公樓已建成使用;四是在包扶單位盟檢察分院的幫助下,爭取380人畜引水工程資金40萬元,投資70萬實施了哈日毛格台至蘇木的引水工程,滿足了工業、三產服務及機關單位、伊克布魯格嘎查農牧民生產、生活用水;五是為支持農牧民發展沿路經濟,蘇木政府今年投資20餘萬在鎮區沿街鋪設自來水管道3公里,架設10KW民用電線1公里,專供沿街商貿戶無償使用。由於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農牧民紛紛計畫籌資建房,目前,已有4戶牧民沿街投資建樓;六是通過爭取,自治區計生委投資38萬元對巴彥諾日公中心衛生院、計畫生育服務中心的基礎醫療設施進行了改造。此項目一是擴建、維修病房,使病房環境達到相應標準,滿足患者使用需求;二是更新、購置醫療器械,提高設施裝備,使基層計畫生育生殖服務、醫療保健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文化及旅遊業

巴彥諾日公人文歷史悠久,自然景觀奇特,名勝古蹟和旅遊景點甚多的特點,把蜚聲周邊的哈布奇蓋神石溝、巴聖高勒湖、沙勒蓋廟、查漢敖包古岩畫等旅遊景點推向市場。並借各種宣傳媒體,加大對這些旅遊景點宣傳促銷力度,主動接受全盟周邊旅遊市場的輻射,特別是借當地不斷增長的人流物流、日趨改善的基礎設施條件,借巴彥諾日公著名蒙藏語言學家阿旺丹德爾的名人效應,來帶動地方人文、自然景觀旅遊業的發展,實現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目的,以此引領當地人們投資發展與旅遊業相配套的其它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