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恆通烈士

巫恆通,字天俠,1903年生,句容縣柘溪村人。巫恆通先祖世代務農於此,至其父巫希山兼做木匠。巫恆通兄弟3人,兄巫全仁,弟巫恆達,皆在抗戰中以身殉國。

(一)
巫恆通,字天俠,1903年生,句容縣柘溪村人。巫恆通先祖世代務農於此,至其父巫希山兼做木匠。巫恆通兄弟3人,兄巫全仁,弟巫恆達,皆在抗戰中以身殉國。巫恆通生前曾任新四軍新三團團長、蘇南行署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巫全仁任地方抗日武裝中隊長,巫恆達任新四軍《火線報》編輯。
巫恆通少貧失學,與兄巫全仁結伴勞動,自幼砥礪成堅韌不拔之性格。後其父為房基事與人訴訟,備受刀筆勒索,深感有理難訴之苦,乃決心送巫恆通入學讀書。1919年巫恆通國小畢業後,考入無錫省立第三師範。
省立第三師範許多師生受“五四”反帝反封建新文化運動影響較深。巫恆通在此求學,得以接觸進步思想。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無錫30餘所學校及28個社團紛紛集會,成立無錫各界後援會,巫恆通積極投入反帝愛國運動,成為運動中堅之一。
巫恆通在三師畢業後,即在無錫縣立第四國小(梅村國小)任教,不久調任地方教育指導員。此後歷任句容縣女小校長、南通師範附小教師、句容縣督學及泰興縣教育局長等職,以德才兼優而聞名於蘇南教育界。
抗戰前,巫恆通從事教育10餘年,一心夢想教育救國。但連年軍閥混戰,國無寧日,教育何能救國?後國、共兩黨合作,舉行北伐,全國漸趨統一,可望勵精圖治。豈料國民黨反動派悍然清黨剿共,內戰再起,憂患重生。由此日本帝國主義乘機發動“九•一八”事變,出兵侵占東北三省。國家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抗日愛國運動席捲全國,巫恆通深受影響。1936年,巫恆通任泰興縣教育局長,適逢“西安事變”發生,他關切時局,熱心國事,遂有志投筆從戎,尋機為國請纓。
1937年“七七”抗戰興起,隨之“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上海軍民奮起抗擊日軍。巫恆通即與友人籌劃抗日活動,支援前線愛國將士。12月5日南京失守後,泰興縣縣長單成儀等頓時驚恐萬狀,不待敵至,紛紛棄城奔逃。此時,身為教育局長的巫恆通即相約泰興縣警察局長張恨愚,集中200餘人槍,向泰州、高郵轉移,計議奔赴洪澤湖開展游擊。單成儀外逃後,見日軍無意占領泰興,便重返縣城,反誣陷巫恆通等懼敵外逃,勒令率部速歸。張恨愚恐歸後受到追究,即騙去巫恆通攜帶之4000元公款,又將所部槍枝奉送南通如皋區保全司令部,謀得一官半職。這使巫恆通處境不利,以致泰興縣政府藉口巫恆通擅離職守,攜款潛逃而通緝他。1938年3月,巫恆通在如皋被捕,解押泰興入獄。在獄中,巫恆通談笑自若,宣傳抗日救國,使探監人和同牢人無不折服。當局為加強看守,即令巫恆通改與看守人同住。但為時不久,看守人又被巫恆通說服,並暗中為巫恆通傳遞信件。當局再將巫恆通軟禁在一家旅社,派法警看守。而法警與旅社主人張某均對巫恆通蒙受不白之冤深表同情,盡力給予方便。巫在旅社食宿達10個月之久,張某分文不取,並提供報紙書刊,使巫身陷囹圄仍能知曉國家大事。
(二)
1938年夏,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抗日,自夏而秋,連戰皆捷,迅速創建了以茅山為中心之蘇南抗日根據地。這時巫恆通的老同學管文蔚,已在丹陽本鄉組織起一支抗日武裝。管文蔚與巫恆通在無錫省立三師同學時即相識,“五卅”運動中又曾並肩戰鬥。後管文蔚在大革命時期從事革命活動,但兩人仍有交往。因此巫恆通得悉管文蔚近況後不勝振奮,即讓長子巫健松去丹陽致信管文蔚,並指使同事盧肇熙四句容家鄉探聽情況,決心回鄉抗日。 1938年底,巫恆通交保釋放。在此之前,管文蔚已覆信巫恆通歡迎他回鄉抗日,因此巫恆通當機立斷,讓盧肇熙相邀領銜保人和一名法警同時脫離是非之地,分頭南渡至丹徒姚家橋友人家會合。巫恆通則先至教育廳所在地淮陰述職,向友好致謝。友好欲薦巫恆通新職,巫婉詞謝絕,然後兼程南下姚家橋,會同盧肇熙等轉往丹陽管文蔚處。其時,恰逢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陳毅至管處視事,乃得相會。
當晚,荒村寒夜,一燈如豆,而陳毅與管文蔚、巫恆通暢談抗戰大計,議論風生,更深不倦。當陳毅論及堅持江南抗戰急需擴建地方武裝時,指出句容東北層巒疊嶂,居高臨下,俯視京畿,足以扼制長江及京滬鐵路,地勢險要。倘能組建一支武裝游擊於此,必如利刃刺敵腹背,作用莫大,勉勵巫恆通果敢為之。巫恆通欣然受命,次日即隨同陳毅司令返回句容,並送長子巫健松往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學習。巫從此投筆從戎,決心追隨共產黨抗日救國。
巫恆通返鄉不久,即與胞兄巫全仁聯絡親友,籌集20餘人槍,乾1939年3月2日在本鄉正式成立“句容縣民眾抗敵自衛團”。陳毅司令即邀請巫恆通等到一支隊司令部,商討如何擴大武裝和開展對敵鬥爭。1939年3月下旬,巫恆通一行至溧陽東會村再次會見陳毅。陳毅就發動民眾建立抗日組織以擴大武裝;團結開明紳士和各階層愛國人士以鞏固統一戰線,爭取與分化瓦解雜牌武裝以安定社會秩序;打擊罪大惡極之漢奸以拔除敵人爪牙等大政方針,—一詳加闡述。同時,陳毅建議抗敵自衛團簡化組織並派得力幹部曾昭墟協助工作。這使巫恆通信心倍增。
此後,巫恆通即在曾昭墟幫助下,聯絡東鄉洪天壽、徐德潤兩股武裝,合編為一支隊伍,改稱“句容縣東北區民眾抗敵自衛團”,巫恆通任團長,曾昭墟任參謀長。下設1個大隊,2箇中隊,洪天壽任大隊長。之後,陳毅又派新四軍副營長吳嘉民率一團八連配合行動,將北鄉幾支雜牌武裝—一收編,擴大為5個大隊。這年夏天,巫恆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巫恆通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迅速由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下半年部隊赴皖南軍部受訓結束後,即出入鎮江、句容、江寧3縣北部地區,抗敵鋤奸,保境安民,並將部隊改稱“鎮句江國民抗敵自衛團”。
1939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建立。陳毅、粟裕決定將巫恆通部編入新四軍戰鬥序列,改編為新三團,接替已調回皖南軍部之第三團防務。1940初,陳毅邀請巫恆通到溧陽西塔里,面商部隊整編事宜。巫恆通欣然同意整編,立即著手整頓。此時,正逢巫恆通兄嫂被敵殺害,第二大隊長朱烈玉等不純分子叛變投敵,使巫恆通內慟於兄嫂罹難,外困於部隊受損,處境艱難。但他仍堅忍不拔,在曾昭墟和洪天壽協助下,將4個大隊帶往溧陽江南指揮部進行整訓,正式改編為新四軍新三團。改編後巫恆通仍任團長。全團轄2個營4個連,共600餘人。隨後又經短期軍事訓練,部隊戰鬥力大有提高。新三團重返鎮、句、江後,連戰皆有斬獲,成為新編部隊一支勁旅。對此,巫恆通不勝感慨地說;“書生從軍,要努力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學會帶兵打仗。我早年夢想教育救國,逐步改良,但國民黨腐敗無能,倒行逆施,使我完全失望,混了半輩子,一事無成,如今找到共產黨,要重新開始新生活,彌補過去虛度之年華。”還說:“我出生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舊思想意識影響不少。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如今我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唯一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努力改造自己。”1940年5月28日,巫恆通於南京近郊土橋向新四軍第二支隊四團副團長鍾國楚贈送照片時,曾在照片背後題詞述懷。全詩是: 南京郊,茅山麓,鐵蹄下的民眾,紛紛的覺悟了,卷到抗戰的大漩渦。投筆從戎,獻身革命,鬥爭了一年,昨死今生,形成劃時代的我!繼續堅持著,抗日反汪反封建,目的在求民族和社會底解放,準備流最後一滴血,高唱凱鏇之歌!詩中所述感受,真實地反映了巫恆通當時的心境。
(三)
1940年6月,巫恆通的胞弟巫恆達自大後方輾轉還鄉,被分配在新四軍《火線報》》任編輯。巫恆達工作努力,成績顯著,使巫恆通甚感欣慰。6月中旬,江南指揮部率江南新四軍主力北渡長江,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7月,巫恆通率部於石馬廟與日偽軍作戰獲勝,乃分兵轉戰橫山。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日軍乘機反覆“掃蕩”茅山抗日根據地,新三團在失去主力支持下,與敵人重兵連續奮戰。巫恆通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毫不畏懼。1月22日,新三團駐上莊遭敵突襲,日軍隊長岡奇縱馬而來,巫恆通命令射手將岡奇射中落馬,敵軍遂退。25日,敵人於石頭崗再次襲擊新三團。26日新三團會同“四縣抗敵總會”獨立營日夜與敵苦戰,部隊嚴重減員,但仍然一往無前,頑強奮戰。2月中旬,新三團奉命轉移丹、金、武地區。此時,巫恆通之弟巫恆達在宜興和橋西施盪戰鬥中壯烈犧牲。訊息傳來,巫恆通慷慨陳詞:“堅持抗敵,有敵無我,有我無敵!有敵人在,房屋被毀,人被殺,這是必然遭遇。只有把敵人驅逐出國境,才能保全生命財產。現在什麼是我所有的呢?我只有抗戰到底的決心。這是我應有的,而且是我應盡的天職。”
(四)
1941年春,新四軍奉命改編,新三團與長滆人民抗日自衛團合編為新四軍六師十六旅四十七團。同時,又自上而下建立各級抗日民主政府,茅山地區劃為第五行政區,巫恆通改任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句容縣長。巫恆通不顧艱險遄返茅山,在敵偽日夜包抄下穿插游擊,邊恢復抗日根據地,邊開展民主政權活動。此時,敵軍將巫恆通年僅11歲之幼子巫健柏擄至句容城內,妄想以此動搖巫恆通抗戰意志。但恰恰相反,巫恆通每念及兄嫂被殺,弟弟犧牲,幼子又被擄,則慷慨激昂,誓死抗戰到底,鬥志益堅。
1941年夏天,新四軍主力一部回師茅山,連克蒲乾、延陵、九里、丁莊、西腸等20餘據點。日偽集中優勢兵力,再次大舉“掃蕩”茅山地區。9月6日,巫恆通與縣機關少數隨行人員駐句容二區中心鄉大壩上,因通信員陶髮根被捕後供認,巫恆通駐地突遭敵偽襲擊。巫恆通率眾突圍,突圍中被日軍開槍擊傷,不幸被俘,被押送至句容憲兵隊。
巫恆通被俘後,敵人欣喜若狂。先進行誘降,盛餐款待,但巫恆通視而不見,使敵不知所措。後敵人又百般威脅,逼巫恆通充當“清鄉”專員。巫恆通勃然大怒,厲聲痛斥道:“你們這些無人性的野獸,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敵!我今天到此只有一死以赴之,我生得光榮,死得光榮,想讓我賣國求榮那是妄想!”
此後,巫恆通即拒醫絕食,決意以身殉國。敵人忙授意偽句容縣長陳希周出面勸降,巫恆通臥於囚室,聞陳希周至,即面牆以背相向,不屑顧之。陳希周便自報姓名道:“我是陳希周呀!”巫恆通驟然轉身,怒目逼視道:“不,你不是陳希周!陳希周是中國人,你是漢奸走狗賣國賊,我不認得你這個民族敗類,你趕快滾開!”陳希周在嚴詞訓斥下無地自容,只好掃興而去。其後,大漢奸周佛海聞知巫恆通負傷被俘,即致電慰問,並派心腹盡力勸降。周佛海戰前曾任江蘇省教育廳長,妄想以舊日上下級關係拉攏巫恆通就範,但同樣被嗤之以鼻,毫無結果。敵人黔驢技窮,又將早被擄來之巫恆通幼子帶入四室,先使之勸父進食,再由此設法引起動心傷情,藉以軟化巫恆通不屈意志。幼子巫健柏見父傷重體弱,面客消瘦,不禁失聲淚下。巫恆通於生命最後時刻見到幼子,一時百感交集,乃掙扎坐起。憑窗舉目,只恨壯志未酬,而今唯有前仆後繼,以竟神聖之民族解放事業,以成偉大之共產主義革命理想。因此手撫幼子,歷數文天祥、史可法等至死不屈大義凜然之民族英雄,然後諄諄囑咐道;“你要永遠記住你伯父、伯母和你叔父是怎樣死的,永遠記住你爸爸是怎樣至死不投降的。如今你哥哥參加新四軍在蘇北抗日,是死是活還不知道。但是你爸爸就要為國犧牲了,你要繼承父輩遺志,長大後獻身革命,做一個有志氣又有骨氣的中國人。”
1941年9月14日晨6時許,巫恆通在絕食8天以後壯烈殉國。
巫恆通壯烈殉國的噩耗傳來,蘇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無不肅然起敬,沉痛致哀。新四軍十六旅在祭悼烈土輓聯上贊為:“民族英雄,萬古流芳。”陳毅發來唁電,以文天祥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為悼詞,並在1942年為《新四軍抗戰陣亡將校題名錄》所寫書端中評價巫恆通“加入本軍後,即在家鄉領導抗日游擊於京畿近郊,出入重地,敵寇無可如何。不幸於去秋被圍,彈盡糧絕,卒至被俘。被俘之日起,即義不食敵寇水米,敵寇利用其舊友親朋來勸降,均遭嚴拒。周逆佛海為巫公之素識,舊同隸所謂江蘇教育系者,以舊誼欲移巫公意志,亦不果。最後敵寇勒逼幼子哭泣勸巫同志進食,巫同志執意不從,計絕食凡八日而氣絕,死節之慘烈,抗戰以來所僅見。方諸古資文天祥、左懋弟,足以無愧。”其在行文遣詞中,對巫恆通予以高度讚譽。甚至日軍也欽佩烈士氣節,出於發揚其“武土道”精神之需要,不惟備棺殮屍,在句容崇明寺設靈堂致祭,而且在烈土親屬運樞回鄉時,敵酋下令日軍至東門橋列隊送行,並舉槍施軍禮致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