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百合

巧百合

"巧百合"葉姿斜垂,從葉腳起漸高漸垂,彎曲弧度優美,葉長可達40cm,葉片細窄,底葉最寬處在0.7cm,葉片翠綠修長,葉質糯潤有葉溝,彈性好,葉緣色淺有極細的葉齒,葉梢順尖葉柄環高,葉片收腳細,單株葉片通常在4---6片,株形十分瀟灑飄逸。巧百合最大的貢獻在於確立了又一種新的瓣型式樣百合瓣,百合瓣的新花不斷出現,受到蘭友的重視和開發,並且把這一類花,融入到傳統的瓣型學說中去。

基本信息

概述

春蘭,百合瓣,名品。
巧百合最大的貢獻在於確立了又一種新的瓣型式樣:百合瓣。

巧百合巧百合
以前這種式樣的瓣型花不多,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幾十年來,除了蕙蘭朵雲,再也沒有如此式樣的名品流傳下來。因此,從確定新瓣型的意義上來說,巧百合與宋梅龍字汪字大富貴余蝴蝶一樣,具有創新瓣型的意義,它喚醒了人們新的視野。從此以後的蘭展上,百合瓣的新花不斷出現,受到蘭友的重視和開發,並且把這一類花,融入到傳統的瓣型學說中去。

歷史

1993年春,紹興舟山下山。

薛進澤 貼圖薛進澤 貼圖
“巧百合”為虞燦銀、梁品富共同選育並命名。
關於“巧百合”的來歷。1993年春節過後不久,紹興一蘭農帶來一塊舟山下山草,當時有一花苞。虞燦銀先生看其花苞雖為細種,但有特殊之處,花苞雖然包裹很緊,但手感蕊頂還是有些變化。當時蘭農並沒有將此草賣給虞燦銀,而是將前壟三苗送至杭州一著名蘭人梁品富先生家中,被梁先生購去,單苗價是一百元。到3月1日(或是2日)梁品富先生將放花的草帶到岳王路花市,蘭人們議論紛紛,認為此種稱不上標準的瓣型花的人占多數。虞燦銀先生與王培志先生兩人也都看到了實花,過後,兩人交換了看法,此種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是上上之佳種也。幾天后,又遇到曾帶來此草的蘭農, 虞燦銀先生問此種是否還有種苗。蘭農說還有兩苗後壟老草。3月9日虞燦銀先生去紹興蘭農處用“清源”換另外一個品種時,將產自舟山後來被命名“巧百合”兩苗後壟老草同時帶了回來。經虞燦銀先生精心培育,此種繁殖起來。虞燦銀先生將此種命名“巧百合”
巧百合巧百合
。關於此種的名稱也有來歷,放花時, 虞燦銀先生的兒子便看便自言自語道:“這個花開得怎么象百合花呀?” 虞燦銀先生想,此種確實有別於先人所留傳下來的那幾種瓣型,蘭花的瓣型本身也是其它花卉名稱,梅、荷、水仙的形態均能作為蘭花瓣型的名稱,百合花何倘不可以呢?將此蘭定為新的瓣型-----百合瓣,“百合”前置一個“巧”字為此種命名“巧百合”。2003年在浙江省第四屆蘭花博覽會上一鳴驚人,榮獲金獎,蘭人鬨動,引起蘭界的廣泛矚目。隨之,類似的品種在各蘭種中均有選出。一種瓣型的確立是必須有一定數量的類似品種,它的審美價值也必須得到蘭界的公認。百合瓣型的認定還是需要蘭藝工作者在實踐中進行總結,還有很多路要走,時間會決定一切。當然對於“巧百合”的瓣型,有蘭人認為此種按歷史瓣型歸類,可歸於貓耳捧飄門水仙。當然這樣的歸類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言,但是對於初入蘭門之人,搞懂貓耳捧飄門水仙本身的含義,恐費一番周折,不如百合瓣來得更直觀。

特徵

“巧百合”葉姿斜垂,從葉腳起漸高漸垂,彎曲弧度優美,葉長可達40cm,

薛進澤 貼圖薛進澤 貼圖
葉片細窄,底葉最寬處在0.7cm,葉片翠綠修長,葉質糯潤有葉溝,彈性好,葉緣色淺有極細的葉齒,葉梢順尖葉柄環高,葉片收腳細,單株葉片通常在4---6片,株形十分瀟灑飄逸。葉甲細高,甲尖略硬,腳葉葉端不垂。葉芽下部為翠綠色,靠近殼緣和殼端部有紫紅色散斑暈,鋒尖有乳白點略向內扣。花苞為翠綠色,上部分有紫紅色斑紋,端部有肉頭(乳白色中有紫紅彩)。有翠綠色貼殼,貼殼上有疏朗的到頂深紫紅色筋紋,筋紋間可見砂暈。花莖細而高,最上一節轉為翠綠色。兩萼肩平,收根細,小圓頭,從瓣中部位向後彎卷,兩萼彎轉勻稱又對稱,弧度各呈半圓狀,主瓣寬大,其向後彎轉的程度與兩萼十分對稱,居中不偏不移,捧瓣為貓耳捧狀,兩捧端略向後翻,分立主瓣兩側,捧瓣上部各有一塊水晶斑塊,斑塊中各具一紅點,大劉海舌上綴一深紅色斑塊,如同紅蝴蝶伏在舌面上。此花處處具有動感,欲騰欲飛,如翔如翥,容隨神去,形儀天下。三瓣巧妙的對稱,符合人們追求蘭花外輪完美的審美標準。
“巧百合”是易草易花之品,上花率極高,甚至隔年的母草也來花苞。屬於那種見草即見花的品種,弱草也要上花,故栽培中應當根據草的壯弱選留花苞。

百合瓣

“百合瓣”是近年受到大家承認的新瓣型;“百合瓣”顧名思義就是開花象百合花的神態。

巧百合巧百合
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梅瓣,荷瓣,水仙瓣,翼型瓣。但是有的好花,始終不能歸在傳統瓣型理論中。這些花有不少的人叫飄門水仙,比如,邛塊,巧百合,朵雲,彩雲流雲,等等,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象百合花,但是內兩瓣的瓣的上半部的內部必須孺化,或者有鼻化,硬化現象。和梅瓣,水仙瓣的區別就是不起兜!百合瓣這個概念更能反映其中一些蘭花中品種的特點,因為老的概念不能包容,就要有新概念表達。並且多數人也贊同和需要這個百合瓣概念來反映蘭花品種。就象社會在進步,不少新生事物出現,也需要新概念表達一樣!

鑑賞

“巧百合”葉姿斜垂,從葉腳起漸高漸垂,彎曲弧度優美,葉長可達40cm,葉片細窄

巧百合巧百合
,底葉最寬處在0.7cm,葉片翠綠修長,葉質糯潤有葉溝,彈性好,葉緣色淺有極細的葉齒,葉梢順尖葉柄環高,葉片收腳細,單株葉片通常在4---6片,株形十分瀟灑飄逸。葉甲細高,甲尖略硬,腳葉葉端不垂。葉芽下部為翠綠色,靠近殼緣和殼端部有紫紅色散斑暈,鋒尖有乳白點略向內扣。花苞為翠綠色,上部分有紫紅色斑紋,端部有肉頭(乳白色中有紫紅彩)。有翠綠色貼殼,貼殼上有疏朗的到頂深紫紅色筋紋,筋紋間可見砂暈。花莖細而高,最上一節轉為翠綠色。兩萼肩平,收根細,小圓頭,從瓣中部位向後彎卷,兩萼彎轉勻稱又對稱,弧度各呈半圓狀,主瓣寬大,其向後彎轉的程度與兩萼十分對稱,居中不偏不移,捧瓣為貓耳捧狀,兩捧端略向後翻,分立主瓣兩側,捧瓣上部各有一塊水晶斑塊,斑塊中各具一紅點,大劉海舌上綴一深紅色斑塊,如同紅蝴蝶伏在舌面上。此花處處具有動感,欲騰欲飛,如翔如翥,容隨神去,形儀天下。三瓣巧妙的對稱,符合人們追求蘭花外輪完美的審美標準。花色如翠綠紗衣,又如翡翠玉玦。瓣中細筋隱不顯,舌上紅蝶恐驚飛。此花可謂蘭中一絕矣。“巧百合”是易草易花之品,上花率極高,甚至隔年的母草也來花苞。屬於那種見草即見花的品種,弱草也要上花,故栽培中應當根據草的壯弱選留花苞。
“巧百合”由虞燦銀、梁品富共同選育,使此種得以傳世。

所獲獎項

“巧百合”在2003年浙江省第四屆蘭花博覽會上第一次參展就獲得金獎並引起鬨動。
“巧百合”在2005年“步森杯”海峽兩岸蘭花博覽會上獲得獲金獎。
“巧百合”在2008年 溫州市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蘭花博覽會上獲得銀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