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鎮

巡檢鎮

巡檢鎮位於襄樊市西南,是“卞和獻玉”故事的發源地。共轄47個村,276個村民小組,7856戶,3.56萬人,版土面積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萬畝。境內奇山秀水,玉印岩、卞和墓,靴魚洞、鬼谷子隱居地——指山岩、彭溪洞、古臨沮城遺址。湖北南漳鱷化石群等人文景點眾多,沮、漳兩岸風光尤為獨特,是旅遊攬勝的絕佳之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巡檢鎮境內礦產有金、鐵、麥飯石、海泡石矽石等,又是秦嶺以南野生中藥材適生區,盛產連翹、五味子、桔梗、柴胡等上十種。

巡檢鎮巡檢鎮生態林
巡檢鎮按照“調結構興產業,強五通促發展”的思路,緊抓“勞務”四大產業,積極挖掘優勢潛力。在穩糧的基礎上,發展藥材種植、核桃建園,中藥材面積達2400多畝,生態林17.8萬畝。畜牧業飼養為主,抓好品種改良,重點培養大戶,存欄2200、6200、2400頭以上,戶均有良種牛3頭。立足山地資源優勢,發展荒地溝、黑彰、花紅村矽石,西溝海泡石、竹峪溝石英礦和石牆村麥飯石,這已成為富民的支柱產業。多渠道搞好勞務輸出,年輸出勞動力3000人次,遍布山西、內蒙古、沿海等地。昔日的窮山僻壤,被一座座漂亮的高樓取代,全鎮從事礦產加工8家,餐飲銷售旅館等服務門店200餘家,客運貨運及農用車100多輛,農戶擁有機車2000多輛。

經濟發展

巡檢鎮立足自身實際,圍繞市場抓調整,大力發展桑蠶柑桔茶葉食用菌烤菸特色農業,鎮域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到2001年,全鎮桑園總面積達1.7萬畝,當年餵養蠶紙2。3萬張,自育湖桑苗1000畝,雜交桑苗150畝;柑桔總面積2.4萬畝,年產柑桔1500萬斤;茶園總面積5000畝,年產茶葉100萬斤,羊角山茶場生產的‘水鏡劍鋒”、“雲翠茶”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優質產品,榮獲多項金獎,茶葉名揚海內外,食用菌總產120萬斤;烤菸總產160萬斤。瓷土礦產資源蘊藏豐富,煤炭總儲量1500萬噸,燃燒在6000大卡左右,路、電、通訊等設施已全部配套;瓷土總儲量2000萬噸。

巡檢鎮巡檢鎮桑蠶
面向新世紀,該鎮決心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以更加嶄新的形象迎接市場經濟新挑戰,實現強鎮富民。已確立了“突出一個主導,培植一個亮點,狠抓一項盤活,強化四大支撐,實施五大爭創”的工作思路,即:堅定不移地把桑蠶作為巡檢經濟的脊樑,突出桑蠶在鎮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培植旅遊經濟新亮點;狠抓企業改制,盤活虧損企業,壯大骨幹稅源;強化柑桔、茶葉、食用菌、烤菸四大支撐;爭創“全國桑蠶第一鎮”、“全國柑桔生產重鎮”、“全國旅遊名鎮”、“全省名茶之鄉”、“全省食用菌生產大鎮”。決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猛攻桑蠶主導產業,力爭實現“38454計畫”,即:三年內,全鎮桑園總面積達到3萬畝,五年內,年養蠶紙張達到8萬張,桑樹育苗達到2000畝,實現總收入4000萬元,戶平養蠶收入5000元,桑蠶單項提供財政收入400萬元。向上爭取在巡檢鎮建設全國優質桑蠶生產基地,已組建了桑蠶辦公室、桑蠶科研所、桑蠶學校、桑蠶協會,計畫在每年農曆3月16日舉辦“巡檢桑樹節”活動,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光大巡檢作為桑蠶大鎮的形象。
為了切實加快旅遊資源開發,該鎮在進一步配套完善玉印岩、卞和墓、鳳凰台、靴魚洞等傳統歷史人文景點的同時,當前正積極開發利用鬼谷子隱居地——指山岩、古臨沮城遺址南漳湖北鱷化石群、峽門口小三峽等旅遊資源,漳河大漂流項目已投入使用, 《沮漳漁燈》《巫音喇叭》《採桑姑娘》《楚風遺韻》 等頗具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已走出了大山,融入了大都市。
值得一提的是,巡檢人民在遭受了兩次百年不遇澇災後,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加快流域綜合治理,修復了石牆、路街、街道等村所有水毀路堤。並抓住機遇,配合上級部門完成了境內24公里洛潼路建設,拓寬硬化街道14米寬、600米長,使巡檢集鎮煥然一新。

在談到該鎮的發展時,鎮黨委、政府認為要按照“穩糧、強牧、興藥”的思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配置一二三產比例;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竹峪、孟家溝村組路7公里,加快三元、巡檢等國小建設,進一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實施城鎮帶動戰略,搞好集鎮建設,最佳化社會發展環境,把巡檢建成洛南經濟強鎮。

鄉鎮建設

巡檢鎮是由原來巡檢和峽口兩鎮合併而成的。上世紀70年代起,峽口鎮農民開始嘗試種植柑橘,從此奠定了襄樊市產橘第一大鎮的基礎。

巡檢鎮巡檢鎮橙子樹
由於2008年初的雪災使得橙子樹受災,已得到國家補貼54萬元。“去年全鎮柑橘產量達到2000萬公斤,僅這一項就為全鎮農民創收2500萬元。”全鎮種植菸葉3500畝,食用菌800萬袋,羊角山的茶葉更是名氣遠播,炒青每公斤能賣到160元。這五項支柱產業,使得巡檢鎮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市鄉鎮中排在前列,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鎮。

在巡檢鎮金鑲坪村,王於澤56歲,是金鑲坪村完全國小老師。他告訴記者,兩個兒子一個在跑運輸,一個在當老師,生活倒也富足。“家裡原來主要靠種桑養蠶,去年8月買了輛運輸車到東鞏鎮拉煤跑運輸,錢也掙得快多了。”說起這些,王於澤滿臉喜色,“過去的土坯房早就換成了新磚房,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城裡人家有的啥咱都有!”

王立鼎的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1928年紅軍路過金鑲坪村,他的爺爺王立鼎當時擔任鎮土地委員。紅軍走後,地主和大刀會將王立鼎抓住,並殘忍地殺害了他。當年在巡檢鎮有很多像王立鼎一樣的革命烈士為國捐軀,鎮上還矗立著巡檢革命烈士紀念碑。

農田水利建設逐步完善,通村公路方便了農民出行,特色農產品熱銷省內外。金鑲坪村村民王正朝表達了他的心聲:“雖然身在老區,但是政策好、民心順、幹勁足,致富路子越走越寬!”

鄉鎮旅遊

南漳縣巡檢鎮是和氏璧的故鄉,這裡流傳著很多動人的故事,深山峽谷間聚集了大量的古民居古山寨。可當地豐富而又獨特的旅遊資源大多還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境地。

巡檢鎮河流眾多,風景秀美,玉印岩靴魚洞等歷史人文景點眾多。巡檢鎮黨委書記胡述華坦言,雖然巡檢鎮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但周圍數十萬農民每年圍繞旅遊業增加的收入並不多,重要原因就是外界對這些旅遊資源了解太少。他們正與縣委、縣政府一起加大招商力度,希望能夠引來資金投入,對當地的旅遊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配套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