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自保商榷書

成都保路鬥爭時期,同盟會員朱國琛、楊允公、劉長述等編印了題名為《川人自保商榷書》的傳單,鼓吹四川獨立。為急於尋找機會鎮壓保路鬥爭的川督趙爾豐等人提供了口實,最終製造屠殺成都保路民眾的大血案。

簡介

1911年5月,四川保路運動風潮興起,一些同盟會員集會於成都,“決議籍各保路,提挈人民,組織民軍,共同革命。”在保路聯合陣線內部,他們與立憲派又聯合又鬥爭,實行“明同暗鬥”。

成都保路鬥爭進入罷市罷課、抗糧抗捐階段後,同盟會員朱國琛、楊允公、劉長述劉光第長子)等編印了題名為《川人自保商榷書》的傳單,於9月5日川漢鐵路公司照例舉行特別股東大會時,散發給入場的會議代表。《商榷書》以巧妙而隱晦的言詞,一方面要川人“竭盡赤誠,協助政府”,“厝皇基於萬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賣國為事”,“奪路劫款轉送外人,激動我七千萬同胞幡然醒悟”,號召川人“一心一力,共圖自保”。接著,《商榷書》提出保護官長、維持治安、一律開市開課開工與製造槍炮、編練國民軍、設立炮兵工廠、修築鐵路等現在自保條件和將來自保條件。《商榷書》還說:“凡自保條件中,既經川人多數議決認可,如有賣國官紳從中阻撓,即應以義俠赴之,誓不兩立於天地。”

意義

《商榷書》中雖然沒有“暴動”、“革命”等激烈言詞,但實際上是以“商榷”地方自治為名,鼓吹四川獨立。《川人自保商榷書》的出現,既為革命黨人發動武裝起義大造了輿論,也為急於尋找機會鎮壓保路鬥爭的川督趙爾豐等人提供了口實。趙爾豐一口咬定《商榷書》是保路同志會的宣傳品,所提條件“隱含獨立”,“儼然共和政府之勢”,於是,把“背叛朝廷”、“圖謀不軌”等罪名扣在立憲派的頭上,並加緊調兵遣將,於9月7日誘捕蒲殿俊羅綸鄧孝可張瀾等保路鬥爭的領導人、製造屠殺成都保路民眾的大血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