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縣硅藻土

硅藻土產於嵊縣組第二沉積層中,含礦二層。 上礦層厚26~65m,出露面積40km2。 0.14%~1.38%。

嵊縣硅藻土,俗稱白泥、觀音土。主產於嵊縣崇仁、春聯、普義、城溪、城郊等11個鄉鎮,其礦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大規模開採始於1958年。硅藻土,貌似白堊,有白、藍、灰白、灰藍、棕黑、黃等多色,系生物沉積岩,風化後呈書頁狀。其土比重小,孔隙大,吸附性強,具有隔音、隔熱、耐酸鹼、漂白、助濾諸功能,用途廣泛。嵊縣硅藻土是浙江省非金屬礦產中優勢礦種之一,儲量居全國首位。
浙江嵊縣硅藻土礦:
該礦屬於陸相湖泊沉積硅藻土礦類型中的火山物源礦床亞類,主要分布於浦橋、福泉山、崇仁、逵溪、廣利、大灣、四畝嶺等地,出露面積35km2,目前僅東南郊浦橋至福泉山約5km2範圍進行了較詳細的地質工作。
礦層賦存於玄武岩噴溢間歇期形成的河湖相沉積層中。下伏地層為下白堊統期朝川組與部分上侏羅統黃尖組,在它的剝蝕面上沉積了第三繫上新統嵊縣組地層,上覆第四系殘坡積層。地層自上而下為:
第四系,砂礫、砂質粘土 角度不整合0~30m
第三系,上新統嵊縣組:
6.第三期橄欖玄武岩。 >30m
5.第三沉積層玄武質砂礫岩,下部為含礫粉砂岩。 12~50m
4.第二期玄武岩上層,氣孔狀橄欖玄武岩,中部見0~0.7m白色含硅藻土薄層或透鏡體,下部為緻密塊狀玄武岩。 26~60m
3.第二沉積層上層,上部10~20m,中—細粒砂層、粘土質砂層;中部26~65m白、藍及少量黑色硅藻土層;底部0~15m含植物碎屑粘土或砂礫層。20~78m
2.第二期玄武岩下層,緻密塊狀橄欖玄武岩。 5~88m
1.第二沉積層下層,頂部為灰白色粘土質砂岩,中部為白、藍色硅藻土層,下部為砂礫層。5~35m
不整合
白堊系下統朝川組紫紅色粉砂岩。
硅藻土產於嵊縣組第二沉積層中,含礦二層。出露地表部分風化為白色或灰白色,其餘為藍灰色。上礦層厚26~65m,出露面積40km2。下礦層厚度不到30m,出露面積約30km2。礦體產狀近於水平,呈層狀、似層狀。
硅藻土含硅藻遺骸60%~80%,此外為粘土礦物及少量粉砂。藍色硅藻土(稱為藍土)粘土礦物相對含量依次為:高嶺石、埃洛石、水雲母、蒙脫石;白色硅藻土(稱為白土)則依次為蒙脫石、高嶺石、埃洛石、水雲母。
上、下兩層硅藻土的主要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不同顏色硅藻土間也無明顯變化,只是白土因混入粉砂、粘土,使其SiO2含量相對較低,Al2O3、Fe2O3含量相對較高。礦層中部化學成分比較均勻,平均SiO2 63.94%、Al2O3 16.16%、Fe2O3 4.07%、TiO2 0.8%~1.01%、CaO 0.39%~1.22%、MgO 0.14%~1.38%。
硅藻種屬以直鏈屬的冰島直鏈藻占優勢,約占95%,此外為湖沼圓篩藻、蛛網藻,見個別舟形藻和瑞士橋穹藻,可能還有短縫藻。均為淡水種群。
硅藻土堆密度:上礦層藍土0.56 g/cm3,白土為0.70 g/cm3,原土孔體積0.6 cm3/g。比表面積46.5 m2/g(使用全自動F-Sorb 2400比表面積儀BET方法檢測)。主要孔半徑50~800nm。耐火度1 470~1 510℃。導熱係數0.297~0.264W/(m•K)。原土脫色力33~144。硅藻土的比表面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積檢測數據只有採用BET方法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國內目前有很多儀器只能做直接對比法的檢測,現在國內也被淘汰了。目前國內外比表面積測試統一採用多點BET法,國內外製定出來的比表面積測定標準都是以BET測試方法為基礎的,請參看我國國家標準(GB/T 19587-2004)-氣體吸附BET原理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的方法。比表面積檢測其實是比較耗費時間的工作,由於樣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樣品的測試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如果測試過程沒有實現完全自動化,那測試人員就時刻都不能離開,並且要高度集中,觀察儀錶盤,操控鏇鈕,稍不留神就會導致測試過程的失敗,這會浪費測試人員很多的寶貴時間。F-Sorb 2400比表面積分析儀是真正能夠實現BET法檢測功能的儀器(兼備直接對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積分析儀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完全自動化智慧型化的比表面積檢測設備,其測試結果與國際一致性很高,穩定性也很好,同時減少人為誤差,提高測試結果精確性。
嵊縣硅藻土礦的特點是礦層分布面積廣、厚度大、連續性好、品位均勻、硅藻種屬單一。沉積環境穩定,屬淡水湖泊相生物化學沉積礦床
據浙江紹興地質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