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紹不孤

gū值得託付親人的朋友,使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親,卻還擁有他們慈父般的關懷與教導,不再那么無依無靠。 山濤沒有辜負嵇康的重託,一直把嵇康的兒子養大成才。 山濤和王戎,在嵇康被殺害之後,對嵇紹一直都特別的照顧。

詞目

嵇紹不孤

發音

jī shào bù gū

釋義

值得託付親人的朋友,使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親,卻還擁有他們慈父般的關懷與教導,不再那么無依無靠。說明朋友之間感人至深的信義與友情。

出處

唐·李翰《蒙求》:“伯道無兒,嵇紹不孤。綠珠墜樓,文君當壚。”

典故

三國時期,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因對當時黑暗的統治不滿,被視為眼中釘,被司馬昭殺害。在嵇康臨死之前,沒有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託付給自己的哥哥嵇喜,沒有託付給他敬重的阮籍,也沒有交給向秀,而是託付給了山濤,並且對自己的兒子說:“山公尚在,汝不孤矣。”這才叫真正的朋友,這才叫真正的知己。在嵇康死後,山濤對待嵇康的兒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山濤沒有辜負嵇康的重託,一直把嵇康的兒子養大成才。山濤和王戎,在嵇康被殺害之後,對嵇紹一直都特別的照顧。他們盡到了朋友應盡的道義與責任,使得這個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親,卻還擁有他們慈父般的關懷與教導,不再那么無依無靠。十八年後,嵇康的兒子嵇紹也在山濤的大力舉薦下,被晉武帝“發詔征之”,後來還成為晉朝的忠臣。朋友之間感人至深的信義與友情,也成為了千古傳揚的佳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