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落

崩落

崩落:1.倒塌,傾倒。 2.引申為沒落。

基本信息

崩落

又稱“崩坍”。陡峭斜坡上岩塊、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的突然、快速下移運動。它多發生在45°以上的陡坡上。崩落後,形成崩落崖壁,在坡麓則形成岩堆。塊石常以跳躍、滾動的形式運動,也有不受地面阻擋直接墜落的。崩落可使建築物破壞,堵塞河道。

詞語解釋

【名稱】:崩落【拼音】:bēng luò
【注音】:ㄅㄥ ㄌㄨㄛˋ

詳細解釋 (1).倒塌,傾倒。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其山岸崩落者,聲聞數百里。”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海公子》:“蛇果就掌吸飲。飲未及盡,遽伸其體,擺尾若霹靂之聲,觸樹,樹半體崩落。”

(2).引申為沒落。

李大釗 《中山主義的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在一八四○年 英國 炮火之下,許多的分解的要因湊合起來,日益發展,以影響於 中國 的財政、產業、政治與道德,皇帝的權威遂不能不崩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