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藤

崖藤

崖藤,葡萄科、崖藤屬植物,分布於廣東、廣西、越南。

基本信息

介紹

所屬卷:Albertisia Becc

崖藤崖藤

所屬科:Menispermaceae

中文名:崖藤

文獻來源

Albertisia laurifolia Yamamoto(1942); W.Y.Chun et a1.(1963).

A.perryana H.L.Li(1944).

描述欄位

木質大藤本,嫩枝被絨毛,老枝無毛,灰色。葉近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7—14厘米,寬2.5—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近驟尖,基部鈍或微圓,乾時褐色,兩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和側脈散生稀疏微柔毛;側脈每邊3—5條,中脈和側脈在下面顯著突起;葉柄長1.5—3.5厘米或稍過之。雄花序為聚傘花序,有花3—5朵,長達15毫米,總花梗和花梗均粗壯,長3—5毫米,被絨毛;萼片外輪三角狀鑽形,長約0.5毫米,中輪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內輪合生成壇狀,長5—7毫米,頂端收縮,背面均被絨毛;花瓣6,排成2輪,外輪菱形,長約0.8毫米,邊內折,背面中肋附近被硬毛,內輪近楔形,無毛,長約0.8毫米;聚葯雄蕊長3—4毫米,花葯常27個,排成6縱行。雌花未見。核果橢圓形,長2.2—3.3厘米,寬1.5—2厘米,被絨毛;內果皮稍木質,橢圓形,長1.5—2.5厘米,表面微有皺紋,胎座跡不明顯。 花期夏初,果期秋季。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東南部(麻栗坡)。分布於廣東(海南為模式產地)和廣西。越南也有。雲南分布新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