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山[革命烈士]

崔振山[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崔振山(1897—19454),又名崔成,號老茂,高邑縣萬城村人。他出身貧苦,青年時期,因生活所迫在國民黨軍隊當兵數年,後約在1930年前後還鄉務農兼作小生意餬口。1937年積極參加了抗日政府工作,後因叛徒出賣遭敵逮捕被殺,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崔振山(1897—19454),又名崔成,號老茂,高邑縣萬城村人。他出身貧苦,青年時期,因生活所迫在國民黨軍隊當兵數年,後約在1930年前後還鄉務農兼作小生意餬口。1934年國民黨63軍馮占海率部由察哈爾省懷來縣移駐高邑休整(軍部設在高邑,下屬分駐寧晉、趙縣、柏鄉、元氏、內邱),期間崔振山參加了部隊服務工作,由於該部隊上下抗日思想高漲,他由此接受了許多抗日救國道理。

英雄事跡

1937年10月13日高邑淪陷。年底高邑縣抗日政府成立後,崔振山便積極參加了抗日政府工作。1938年後任高邑北區區長。1940年高邑縣抗日政府路東辦事處成立後任一區區長,在破塔、磨房、坊珊等邊沿地開闢工作。1943年高贊元縣抗日政府成立後他又被選為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參議員。1945年4月,因漢奸出賣在高邑縣西塔影村被捕,當天黃昏時分,在東塔影村南被敵殺害。(同時犧牲的還有抗日工作人員高邑縣王家村人張令)。

在革命隊伍中,他始終滿懷高昂的鬥志和堅定的信念,在極其殘酷的環境裡,出生入死,與日偽漢奸進行了英勇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他的名字,為全縣抗日軍民所熟悉。他的事跡在民眾中流傳很廣,他是高邑縣抗日戰爭時期著名人物。

他做了大量的抗日宣傳工作,在本縣路西許多村莊如西塔影、南塔影、營兒、倉房等,都留下了他魁梧的身影,尤其是他利用家居萬城集市在街面上擺茶攤的條件,大力宣傳全面抗戰的主張,組織了本村及附近村許多青壯年參加了八路軍游擊隊。

1939年,高邑縣許多村莊的頑偽勢力在日偽的支持下,成立了“聯莊團”,這股反動武裝勢力,對抗日軍民的活動危害極大。期間崔振山和八路軍駐高邑武裝工作團團長范秉恆(即縣委書記)一起,率高邑縣大隊,將西良莊、谷興莊的反動“聯莊團”打垮,繳獲了頑偽控制下的糧食,擴大了抗日政府的影響。

1943年10月10日至18日,他代表高贊元縣到涉縣彈音村參加了“晉冀魯豫邊區第三次臨時參議會太行會議”,聆聽了邊區政府主席楊秀峰副主席薄一波等領導人關於形勢和今後任務的報告。會後特意經過武安縣西井村,代表縣政府慰問駐在村裡的八路軍385旅13團高贊元縣籍的幹部和戰士,向他們轉達了家鄉的情況及敵我鬥爭的形勢。

自1941年形勢惡化,高邑縣抗日政府及其武裝被迫撤退到贊皇境內後,崔振山不畏艱險,一次又一次地長途跋涉回到敵占區高邑境內,為抗日政府籌集糧食、.棉花、布匹等急需物資。1945年4月某日,他同區幹部張令再次來到高邑縣西塔影村籌糧,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該村偽村長曾與他結為盟兄弟的薄老快,這個無恥的漢奸已出賣了他。崔振山和張令剛一進簿老快的家,即遭敵逮捕。在被押解高邑城內途經東塔影村南小橋時,他逃脫未成,當即被槍殺,張令也同時犧牲。

1945年9月高邑解放後,崔振山被追認為革命烈士。1951年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薄老快被人民政府依法鎮壓,為烈士討還了血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