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雅書院

崇雅書院創辦於1889年5月12日,由清朝“鐵筆御史”鄧承修告老還鄉創辦,是崇雅中學的前身。

簡介
說起惠陽的教育歷史,不得不提崇雅書院, 崇雅書院是崇雅中學的前身,崇雅中學是廣東省內為數不多的百年名校之一,崇雅書院於1889年5月12日,由清朝“鐵筆御史”鄧承修告老還鄉創辦的,迄今118年歷史,歷經了世紀的滄桑。但當時的崇雅書院擁有兩處教室文昌廟和魁星樓仍熱現存。崇雅中學,1927年開辦國中,1949年增設高中,現在是惠州市一級學校。
一百多年來,崇雅培養人才數以萬計,遍布世界各地。曾培育出鄧仲元、鄧演達、葉挺將軍等優秀兒子,故有“東江革命搖籃” 之譽。校園面積八萬平方米,實驗室、電教室、語音室、歷史室、勞作室、美術室、音樂舞蹈室及地理生物園等設備齊全。現有教學班31個,學生2300多人,教師200人,是惠陽區規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學。
118年後的今天,細聽崇雅書院講述著100年來歷史的滄桑。
書院庭園約180平方米,內有亭、塔、池、碑及與書院和諧相融的花草樹木,1994年、1998年多年進行對崇雅書院進行維修後,已成為具有濃重園林式的觀光點。書院樓兩層結構,目前一層是學校的音樂、舞蹈室;二層是校史和鄧承修的資料的展覽館。上下兩層的正面牆五分之四是屏門,屏門上截框上玻璃,下截是鳥獸花草雕刻木板……
文昌廟
崇雅書院創辦時的最早教室原是淡水圩城南的一座古廟,名為“文昌廟”,1889年,辭官返鄉辦學的鄧承修先生創辦崇雅書院的時變改為學堂,另取名為“文昌宮”,是崇雅書院的原始課堂,亦是最早的校門。
在文昌廟內天井左邊的牆壁上,有塊“敬惜字紙碑”,碑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碑文後面的落款是“道光十六年歲”。據《惠陽縣誌》記載:文昌廟,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平面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築為硬山頂,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琉璃瓦剪邊。前殿面額15米,進深6米。中有天井,寬6米,深5米;後殿高9米,面闊3間12米,進深3間12米。
文昌廟變為學堂後,建築一直沒有變,校門仍然為廟式樣建築,檐為木雕,由枕梁石柱支撐,現木樑及檐板雕刻已受到破壞,形象依稀難辨,正門牆壁已出現裂縫。文昌廟內有一廳一井一堂:廳左右各有一小房,簡陋平常,荒廢多年現堆滿雜物;天井左右為廊道,卡樓式造型,穹隆形,相向而立,現木樑卻雜草滋生,木雕已模糊、失去原有的光澤;正堂寬大明亮,4根石柱立中,其上面縱橫檀梁相疊。
取名為“文昌宮”,實借星宿組合的天文景觀之名喻學堂為“名門望族”之意。 文昌宮,已完成了崇雅雛形時的歷史使命,載入了崇雅輝煌的史冊,東江人民將像懷念鄧承修先生那樣懷念它。據了解,1993年文昌廟被列入當時惠陽縣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廟1996年再次重修後,她又經歷了11年歲月的敲打,如今亟需再次維修以加保護。
魁星樓
魁星樓:使用上百年的教室
文昌院正堂相挨的是魁星樓。1889年文昌廟闢為崇雅學堂,第二年(即1890年),學生人數增多,文昌廟容不下,鄧承修先生便在文昌廟正堂後院相挨的空地上起建了教室。教室為兩層結構,牆垣厚堅實,木棚瓦頂,教室被命名為“魁星樓”。
當年辦學之初,在魁星樓的大廳上供有孔子像或師祖像,學生每天早晨入學時也有焚香膜拜的學堂傳統習慣。
經過了文化大革命後的20年(即1986年),葉錫如回到了母校任教,那時還沿用了文昌院和魁星樓,只不過旁邊多了兩間瓦房教室而已,魁星樓已成了學校的物理、化學的實驗室。
由於魁星樓缺乏相關的歷史資料記載,“魁”首也,“魁星”為北斗七星中的四星最亮星,這也蘊含著鄧承修辦學的理念。據了解,魁星樓作為教室,一直沿用以20世紀80年代末,有一個世紀的歷史了。
搶救文物
惠陽區教育局全面啟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C、D級危房改造工程,將拔出千萬的資金用於改造全區67所中國小的危房,改造面積超4.1萬平方米,計畫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工程。據教育局方面透露,將斥資100萬多元用於修繕崇雅中學的文昌廟和魁星樓,這是一項危房改造與文物保護相結合的行動。
崇雅中學百年來,培育了鄧仲元、鄧演達、葉挺等彪炳史冊的英才。說是修繕百年的教室,維護兩處文物,還倒不如說是在修復歷史。這不僅僅是一所中學的歷史,也是惠陽百年教育史的縮影,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奮發向上。
創建人
鄧承修(1841-1892),惠陽縣淡水鎮人,前清舉人,官至御史,其聲震天下,有“鐵筆御史”之稱。1884年中法戰爭時,他以鴻臚寺正卿出使安南,任勘定中越邊界大臣。1888年告老還鄉,曾主講惠州豐湖書院。1889年由他倡議,地方人士集資贊助,創建崇雅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