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崗鎮樂家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樂家村位於臨川區中部,市區近郊,距撫州市及上頓渡里程均10公里,東與鍾嶺辦事處和嵩湖鄉接壤,西與上頓渡為鄰,南靠河埠、東館兩鄉,北界撫州工業園區,境內京福高速南北貫穿,東有昌夏公路、撫八公路東西穿過,上鍾線及上七線縱橫交錯,實現了樂家—崇崗-撫州,樂家—崇崗—上頓渡全線水泥路外循環,市內9路公車直達鳳崗街。近幾年樂家村率先獲批新農村試點村,率先完成土地及房屋建造,大多得到完善,基礎設施幾乎完
全覆蓋,自來水、無線電視、電話、光纖全面覆蓋,交通極其便利。

氣候特徵

撫州市崇崗鎮樂家村位於江西省東部。屬季風氣候區,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四季分明,生長季長。春季陰晴不定,雨多風大,日照少,常出現暴冷暴熱和長陰雨春寒天氣,春末夏初偶爾會降冰雹。夏季大部分地區較酷熱。多雷雨,盛夏季節炎熱高溫。9-10月,雨量稀少,空氣乾燥,形成秋高氣爽天氣。冬季天氣寒冷,雨雪紛紛,霜凍和冰凍頻繁出現。全市年平均氣溫在16.9-18.2℃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8.8-29.6℃之間,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4.9-6.3℃。年平均降水量1600-1900毫米,集中雨季在4-6月,年平均降水日為179.5天。年平均日照為1582-1928.1小時。由於地形複雜,氣候多變,旱澇、風雹、雷電和低溫天氣常有發生。

文化理念

文明建設

堅持了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進一步加強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立足崗位,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促進科技普及和推廣,促進科技人才的發掘與培養,促進科技轉化經濟和社會效益,為金巢開發區崇崗鎮樂家村跨越式發展,早日贏得應有地位而奮鬥。

傳統藝術

樂家村每年農曆8月13日舉行迎神廟會,每年廟會時期,村中村民放下手中農活參與廟會傳統民俗,而外出誤工人員從不同的省份紛紛回家參與傳統迎神廟會,且有傳統的菩薩傳統膜拜。

百家姓樂氏起源

【樂】 yuè樂源出於子姓。西周末年,宋戴公的兒子公子衎,字樂父,他的孫子以祖父的字為氏,稱為樂氏。 ,《姓纂》上是這樣記載:“宋微子之後,戴 公生公子衎,字樂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南陽。”另外,史游在所著《急就篇》也有同樣的記載說:“樂氏之先,與宋同姓;戴公生樂父衎,是稱樂氏。”
樂氏源於春秋時的宋國,跟後世以宋為姓的人,算起來是血脈相同的一家人。當時的宋國,是由殷商紂王的長兄微子所建,這個地方,原來是封給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時叛變,後來被討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縣以東至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給了微子,並且封他 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湯之祀。後來,宋戴公之子公子衎 的後代,又以王父字為氏,於是就出現了“樂”這個姓氏
樂姓分兩支——?讀yuè(音樂的樂),這一支主要分布於華北一帶;?讀Le(快樂的樂),這一支主要分布於南方。樂姓起源於春秋時期,是宋國王族的後裔,發源於河南商丘。
歷史名人:
*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中山國靈壽(今河北平山東北)人。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他率領燕軍攻破齊者臨淄,並接連攻下齊國70多座城。因為戰功顯赫,他被封為昌國君。
* 古代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公子衎叫樂父,這位公子的曾孫那一輩開始,以樂為姓,世代相傳。樂父衎的父親就是宋戴公。而宋戴公另外還有個玄孫,叫樂莒,和樂父的曾孫是族兄,這位樂莒在朝中任職,做大司寇,是專門掌管刑法、監獄、打官司的官,樂莒的子孫以祖上做過這么重要的官職而為光榮,就以樂字為姓,世代相傳。
* 樂姓先人還有如[樂羊]春秋時魏國的將軍,魏王叫他去攻打中山國,恰好樂羊的兒子就在中山國。樂羊來到中山國城下時,中山王將樂羊兒子殺了,煮成肉粥,送到樂羊面前,試圖引起樂羊悲傷而亂他的陣腳。樂羊卻面不改色,一口氣喝完肉粥,揮兵直攻城門,一舉而勝。[樂毅]樂羊的後代,戰國時的名將,英雄豪傑。
* 樂進為三國時期的名將,與張遼共破孫權。樂山樂水
發 音 yào shān yào shuǐ
釋 義 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出 處 《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