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石寺

峴石寺

從襄城落轎街出發,或驅車直達,或徒步于山澗,向西南方向,跨過癩毒山沖,登上亂石坡,寬闊的廢採石場東南、峴山北坡就是峴石寺景點(簡稱峴石寺)。

探秘峴山古道

峴石寺 峴石寺

沿著山沖,一條布滿荊棘的路上山,這條小路應該是古人通往峴山的道路。途中,專家和歷史文化愛好者們細心觀察,發現很多從山上峴石寺遺址處隨水衝下的斷磚碎瓦,證實峴石寺景點以前確實有古建築存在。

人工建築蕩然無存

峴石寺景點是晉朝大將羊祜“平生遊憩之所”。陳子昂、孟浩然、李白 、杜甫、范仲淹、歐陽修 、蘇軾、陸游、李夢陽、袁宏道等在這裡留下了詩詞歌賦。魏平柱介紹:“據史料記載,羊祜每次看風景必到此處,和屬下飲酒抒懷,終日不倦。一時興起,還對屬下鄒湛等說,自有宇宙,就有這座山……我死了以後,泉下有知,魂魄還應該來遊覽這座山啊!”

魏平柱介紹,這裡曾有襄陽百姓紀念羊怙的建築羊祜碑、羊侯廟、峴山亭。羊侯廟“創自晉代”,後幾經修葺。晉宏忠說:“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撰文《重修峴山亭記》,介紹了宋代重修峴山亭的盛況。”這裡曾有聞名天下的古剎峴石寺。魏平柱、晉宏忠向記者介紹,峴石寺興建於西晉鹹寧時代,與羊侯祠始建時間一致。宋代、明代都進行過重修,成為天下著名的寶剎。

但是,這些古建築隨著戰亂和其他人為破壞,基本上被毀滅。我們一行來到峴石寺景點,見這裡只留下殘磚、殘瓦、風化嚴重的摩崖、斷碑……最顯眼的,就是巨大的峴石。

峴山旅遊開發

峴石,這塊得天地靈氣的石頭,能否成為峴山旅遊開發的“敲門磚”?組織這次活動的部分專家,對以峴石寺景點為切入點開發峴山旅遊資源持積極態度。

襄陽古城牆 襄陽古城牆

魏平柱說:“峴石寺處在峴山文化中心位置,如果要對峴山進行旅遊開發,理當從這裡開始。”李治和認為,峴山的這一個景點,歷經劫波,目前只留有寺前明代立下的《重修峴石寺記》 碑和沖天而起的巨大峴石;而酷愛峴山的西晉兩任襄陽駐守大將羊祜、杜預為結束三國局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為第二次統一中國的英雄,峴石則可體現他們的精神形象。因這兩個緣故,峴石堪稱“英雄石”。李治和說:“峴石寺景點位於老百姓上峴山常走的線路,這裡還有原採石場留下的公路可利用,因此,可以作為峴山旅遊的突破口,也就是最早著力點進行大規模開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