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郡山

又因江淮之間也有一個“和州”,兩地相名,不便區分,遂加一“西”字,稱之為“西和州”。 山門坐南面北,山門東側有薩真人墓園,墓前為清乾隆時西和縣令王鳴珂所立墓碑。 薩真人,名守堅,道號全楊子,北宋時“蜀,西河(和之誤)人”。

基本概況

岷郡山原名獨頭嶺,南宋紹興年間改稱岷郡山。當時金滅北宋,關隴六路盡陷於金,岷州州治南移白石鎮(今西和城北郊白水河以北),白石鎮無險可守,又移署於岷郡山,後宋金議和,因“岷”字犯金太祖完顏旻之諱,故將岷州改為“和州”。又因江淮之間也有一個“和州”,兩地相名,不便區分,遂加一“西”字,稱之為“西和州”。州名更改,岷郡山之名卻由民間沿稱至今。

歷史沿革

薩真人祠為西和勝境,其始建年代已無從可考,現存殿宇為清乾隆年間修建。祠內古柏巨槐,雕鐫刊刻,清幽絕塵。祠前漫坡雜花叢生,鳥聲傳韻,滿目翠微清涼之間山道彎彎。一帶龍脊入雲之處,殿閣隱隱。晨鐘暮鼓,聲聞十里,春秋佳日,遊人不絕,四時八節,香菸繚繞。佇立祠前遠眺,一川煙樹,萬家城廓,盡收眼底。山門坐南面北,山門東側有薩真人墓園,墓前為清乾隆時西和縣令王鳴珂所立墓碑。進山門穿底樓而過為戲場,戲場南側鐘鼓二樓之間有一過廳,為硬山卷棚頂式建築,正面檐下是一橫匾“杏林春雨”,為隴右書家趙松齡先生所書,前面題一橫幅“你們來了嗎”五字,風趣詼諧。過廳後院南面正殿,供薩真人塑像,慈眉善目,白須拂胸,著八卦衣端坐於須彌席上。西側偏殿供王靈官,赤面金甲,朱虬巨口,三眼怒睜,手執神鞭,威風凜凜。東側偏殿供楊四爺,雖系武將,但面善文靜,據傳系仇池國“白馬將軍”。此院之後為佛教叢林,供釋迦、文殊、普賢、彌勒、韋陀諸像。
薩真人,名守堅,道號全楊子,北宋時“蜀,西河(和之誤)人”。年輕時因學醫用藥失誤而致人命,出家學道,拜著名道士林靈素和張繼先為師,研習道教法術,學到所謂“五雷秘法”,並收養湘人王善為徒。後王善得其道屍解之後,專司天上人間糾察之事,地位同佛教中的韋陀相仿,成為道教護法神,人奉為“王靈官”,薩守堅被尊奉為“薩真人”,其門徒還成為道教符咒派中一大流派。後明成祖朱棣又封薩守堅為“宗恩真君”,王靈官為“隆恩真君”。《西和縣誌》記載:“薩守堅曾主持稍峪碧流里之隆興寺,晚年又主持縣城南之岷郡山,募化十方,重修廟宇,工竣即羽化此山”。

地理位置

甘肅省隴南西和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