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

岳王

乃是歷史悠久的古鎮,至明成化年間(1476年),由人王俊始建建楊林新市,形成集鎮,其形如鶴,故名鶴市、鶴王市,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古鎮歷史

岳王點擊查看大圖

岳王乃是歷史悠久的古鎮,至明成化年間(1476年),由人王俊始建建楊林新市,形成集鎮,其形如鶴,故名鶴市鶴王市,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清宣統二年(1910年)置鶴王鄉,隸鎮洋縣民國元年(1912年),州縣合併,建太倉縣,改稱岳王鄉,至民國18年又改設岳王鎮。解放後,岳王建制曾多次變更,1986年底撤鄉建鎮。
岳王鎮始建於明代,因老街形似仙鶴展翅,故名鶴王市,後改名為岳王鎮。

古鎮簡介

岳王鎮地處江蘇省東南端的太倉市中心,東距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船隊的起錨處瀏家港(現為太倉港)8公里,南離國際大都市上海50公里,西望人間天堂蘇州70多公里。全鎮現有人口1.8萬人,面積33.66平方公里。改革開放以來,岳王鎮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全鎮工業門類齊全,擁有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建材等企業70餘家,生產的棉型短纖維、服裝、建築電梯齒條、粘合劑、彩電塑殼、家庭日用品等產品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近年來,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紛紛落戶岳王,共建辦外資企業23家。農業主要盛產稻、麥、棉、油、蒜及各類蔬菜,畜禽和水產品養殖也十分發達,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岳王鎮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十分優越。境內道路縱橫,河道密布,橫貫全鎮的楊林河上連陽澄湖等蘇南水系,下通長江。穿過境內的新港公路與三條高等級公路連線後可直通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東可通過滬浮璜一級公路直達上海港和吳淞港貨櫃碼頭,中可通過滬嘉瀏高速公路直抵上海市區,西可通過204國道直駛蘇州和無錫。鎮中心的商業、銀行、保險、工商、稅務、賓館、醫院、學校等機構齊全,可提供優良服務;同時,擁有一流的娛樂設施和園林公園一座,可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
岳王的昨天曾經有過輝煌,岳王的明天將更加璀璨,我們願與國內外朋友攜手並進,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制的土地上,描繪更新更美的圖畫。

古蹟遺址

(一)鶴灣觀潮
楊林河鶴頸灣古道,自青龍橋東折而南,由南漸折而北,由北又漸折東,迂迴曲折,形如鶴頸,為南北石頭塘與楊林河交江之中。清順治年間,太倉知州白登明為減弱潮勢,加以開直,於是潮景消失。
(二)土地堂
土地堂處有銀杏樹一棵,已有400百多年,樹高19.74米,腰圍2.97米,樹幹、樹冠成帚形,長勢旺盛,為縣公物。
太倉市農業新品示範園區簡介
太倉市農業新品示範園區位於岳王鎮,99年被列為蘇州市級示範園區。面積1062畝,分南北二方,南方455畝,北方607畝,園區設立五個功能區,即:新品展示區90.782畝,特種水產區43畝,綠化園藝區50畝,農產品加工區40畝,高效農業示範區838.218畝,園區分三年實施,總投資600多萬元。
目前已完成硬體基礎實施建設,已建成連棟大棚2200平方米,普通大棚16160平方米及配套排灌設施等。現已引進種植各種新品100多隻,主要有蔬菜類、茄果類、玉米類、豆類等。

特色產品

-西甜瓜簡介
西甜瓜口感甜潤,被譽為瓜中之王,品種有日本的"早春白玉"、"黃皮黃肉"、"黃皮紅肉"、和台灣的"特小鳳"、"小蘭"、"黑美人"、"西薄洛托"、"黃羅2"、和我國台灣的"密世界"、"金姑娘"、"玉姑"等品種。種植面積的1000畝,畝產值可達5000多元。
興隆茄子
興隆茄子呈長圓燈泡型,紫皮,籽少肉嫩皮薄、口感好。全鎮種植面積4000多畝,年銷量1000多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