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

岑文本

岑文本(公元595年-公元645年),字景仁,{唐初貞觀朝的宰相之一,封爵江陵子,也是隋唐時代重要的文學家。祖父名善方,仕蕭察,吏部尚書。父名之象,隋末為邯鄲令。曾被人誣陷。岑文本成名甚早,於隋末蕭銑在江陵建立地方政權時,即任岑為中書侍郎,專職管理典藏文書。唐太宗當朝以後,先任秘書郎,復任中書侍郎,並受命與令狐德棻編撰《周書》,文章練達;終官拜中書令,與長孫無忌、高士廉、唐儉、楊師道、劉洎、馬周、褚遂良並列宰相團。岑聰慧敏捷,博通經史,他善於文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文集60卷,已散佚。《全唐文》錄存其文20篇,《全唐詩》錄存其詩4首,代表作品有《蓮花賦》。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文本年少

岑文本少年時代即聰穎明理,博覽經史。隋時,其父岑之象遭誣入獄,冤不能申。當時他14歲,到司隸處申冤,辯對哀暢。司隸命作《蓮花賦》,他一揮而就,受到讚賞,父冤遂申。

早年經歷

岑文本十四歲時到司隸為父訴冤,辭情激昂懇切,召對明辯。其父冤獄得以昭雪。文本“由是知名”。

岑文本岑文本

公元618年(大業十四年),簫銑在荊州稱帝,聘任岑文本為中書侍郎,負責起草文告。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軍圍荊州,文本勸簫銑投降。河間王李孝恭平定荊州,軍中將士都想大肆搶掠,文本勸李孝恭說:“自從隋朝無道,群四海延頸盼望好的君主,現在簫氏君臣、江陵父老,決計投降者,實希望去危就安。王爺一定要縱兵搶掠,誠非鄙州從苦難中獲得重生之意,也怕長江、嶺南的人,向化之心受到沮喪。”李孝恭認為說得很對,立即下令禁止搶掠。於是江陵城中井然有序,秋毫無犯。南方各州縣聞訊,皆望風歸順。文本先後被任用為荊州別駕、行台考功郎中。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岑文本被任命為秘書郎。先後上《借田頌》、《三元頌》,文辭甚美,才名大震。後由李靖推薦,被提拔為中書舍人。初,武德中,詔誥及軍國大事的文稿皆出於顏師古之手,而岑文本才思敏捷超過他。中書侍郎顏師古被免職後,任命岑文本為中書侍郎,專門掌管機密檔案。公元637年(貞觀十年),他參與撰寫的《周史》完成,被封為江陵縣子。該書的史論多出自岑文本之手。

上書言事

公元638年(貞觀十一年),岑文本上書說:

臣聞創撥亂之業,其功既難;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世,有始有終,所以隆其基。今天雖億兆人民平安無事,四方安寧,既承篷亂之後,又接凋敝之餘,戶口減損尚多,田疇墾避猶少。復蓋之恩顯奇,而瘡痍尚未恢復;德教之風普及,而資產屢空。就以古人種樹打比喻,年代久遠,則枝葉繁茂;若種之日淺,根本未固,雖給它培植厚土,暖之以春日,一人搖動它,必定枯槁。今天的百姓,頗類於此。常加葆養,則日漸繁衍生息;突然徵發徭役,則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凋耗。凋耗既甚,則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則怨氣充塞;怨氣充塞,則離叛之心生。故帝舜說:“可愛非君,可畏非人。”孔安國解釋說:“人以君為命,故可愛;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孔夫子說:“君猶舟,人猶水,水可以載舟,亦可復舟。”就是古代賢明君王,雖休勿休,日慎一日的道理所在。

陛下覽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機,上以社稷為重,下以億兆為念。明選舉,慎賞罰,進賢才,退不肖。聞過即改,從諫如流,為善在於不疑,出令期於必信。頤神養性,省打獵遊玩之娛;去奢侈節儉,減工役之費。秀靜園內,而不求闢土;把弓箭收藏起來,但不要忘記武備。

當時,魏王泰寵冠諸王,大修第宅,岑文本以為奢侈之風不可長,便上疏極力說明節儉的重要意義,對魏王泰的奢侈揮霍要有所抑制。太宗稱讚他的意見,遂賜帛三百段。貞觀十七年,加銀青光祿大夫。

謙謹孝悌

岑文本雖然官高祿厚,但他卻認為自己仍是一介書生,侍奉老母以孝聞名,撫育弟侄恩義甚誠。

岑文本岑文本

岑文本在中央重要崗位上任職,擔負重任,賞賜豐饒,凡有財物出入,都讓他的弟弟岑文昭管理,他一無所問。文昭當時任校書郎,多交結輕薄之徒,唐太宗聽說了很不高興,曾從容地對文本說:“卿弟過多交結,恐累卿,朕將出之為外官,如何?”岑文本回答說:“臣弟幼年喪父,老母特別專念,不想讓他連宿兩夜離開其左右。若今外出,母必憂愁憔悴,倘若沒有這個弟弟,也就沒有老母了。”他一邊說一邊流淚抽泣。太宗同情他的愛母之心,沒有把他的弟弟調出京都。只召見岑文昭嚴加誡約,終無過失。

病卒遼東

在對高句麗的作戰中,他曾與唐太宗同行。在對遼東的戰爭中,一切後勤事宜,諸如糧草轉運、鎧甲武器等物資錢財,全部委任於他。因心血損耗,精力枯竭,操勞過度,染病在身。以致神情言辭異於平常,太宗看到後,為他擔憂說:“文本今與我同行,恐不能與我同返。”及至幽州暴病殃于軍中,享年51歲。唐太宗十分悲慟,聞嚴鼓之聲,說:“文本殞逝,令人悲傷,今宵夜警,所不忍聞。”即命停止夜警。追贈他為侍中、廣州都督,賜諡號憲,陪葬於昭陵。自岑文本始,其從子岑長倩、孫岑羲相繼為相,一門三相,令人驚嘆。(見《舊唐書》卷七十、《新唐書》卷一0二及《中國歷代宰相傳略》中)

個人作品

岑文本有文集六十卷,多為詔書誥命之類。詩歌方面成就不大。《全唐詩》卷三三存其詩四首。

《奉述飛白書勢》、《冬日宴於庶子宅各賦一字得平》、《安德山池宴集》

歷史評價

劉昫《舊唐書》:“文本文傾江海,忠貫雪霜,申慈父之冤,匡明主之業,及委繁劇,俄致暴終。《書》曰:‘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所謂憂能傷人,不復永年矣。洎羲而下,登清要者數十人。積善之道,焉可忽諸?”

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性沉敏,有姿儀,博考經史,多所貫綜,美談論,善屬文。......平生故人,雖微賤必與之抗禮。居處卑陋,室無茵褥帷帳之飾。事母以孝聞,撫弟侄恩義甚篤。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謹,吾親之信之’。”

家族成員

文本兄岑文叔。文叔子岑長倩,岑長倩子岑靈源、岑羲。

影視形象

2005年《貞觀長歌》——王繪春飾

《貞觀長歌》《貞觀長歌》

在《貞觀長歌》這部電視劇中,岑文本開始為李世民第三子李恪的老師,博學多才,一心輔佐李恪。他為了讓李恪能夠繼承太子之位不惜委身去魏王李泰府上做臥底,他多次為李泰出謀劃策,連李恪都被他的演技所蒙蔽,而罵他小人。直到最後李世民就要立太子之時,他卻反咬李泰一口,李恪此時才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只是最後李世民還是沒有立李恪而立了李治,最後在同長孫無忌下棋時猝死。

唐代宰相(一)

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因為唐太宗即位前曾任過尚書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職,便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太宗時“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如不加“同平章事”,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被擠出宰相行列。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