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見:潘石屹聊聊我們這個時代

屹見:潘石屹聊聊我們這個時代

《屹見潘石屹聊聊我們這個時代》是201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石屹、優酷財經。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潘石屹,一位被看作是當今中國最活躍、最具有鮮明個性的房地產領袖之一。

作為SOHO中國的董事長,他一直掌管著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業務。尤其在北京的CBD地區,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在這個區域,無論在建築的規模上還是在項目的銷售額上,SOHO中國都是最大的開發商,並為北京大膽引入了標誌性的當代建築。

優酷網是中國領先的視頻分享網站,是中國網路視頻行業的第一品牌。

內容簡介

潘石屹和各界精英暢談這個時代的風雲變

屹見屹見

幻。從商業大佬到大眾偶像,從意見領袖到文化名人,各路猛人匯聚一堂,聊關於這個時代的時事、經濟、人文、環保等話題,堪稱時代最強音。

和任志強、劉強東這樣的商業大佬,探討商海的風譎雲詭、險象環生;和張頤武、龔琳娜這樣的社會精英,探討這個時代的跌宕沉浮、氣象萬千;和劉謙、佟大為這樣的大眾偶像,探討個人奮鬥的辛酸苦辣、世事艱辛;和貝志城、鄧飛這樣的意見領袖,探討生活中的家長里短、喜怒哀愁。

虛席暢談天下事,杯中酒空語不空。思想碰撞,暢所欲言,時事熱點、時代善惡、財經話題,沒有想像中的枯燥單調,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幽默,嬉笑怒罵,妙不可言!

目錄

自序 站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 潘石屹

序言 我眼中的老朋友 古永鏘

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

01.價格屠夫,我叫劉強東

02.宿命之戰

03.不打糊塗仗

04.潘氏“心靈雞湯”

05.沒有價格戰就不叫市場

06.是同行就敞開了說吧

07.變了味的商業戰爭

08.有市場就會有戰爭

09.打還是不打,十分鐘敲定

10.從沙漠這頭到沙漠那頭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部分章節

自序 站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

2012年,在文化方面,我主要做了兩件事:出版新書《我的價值觀》,以及錄製優酷的視頻訪談系列《老友記》,寫書使我朝向內心角度重新審視了這么多年來一步步走過的人生;而做視頻節目《老友記》,則讓我向外接觸到了很多新朋友,也重新和不少老朋友認真對話。和不同領域的朋友對話,使我的視角更開闊;而對話的過程,使我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更深刻,也更清晰。

幾年前,我悟到一個道理:在這個世上,我沒有一個仇人,都是朋友。那一刻,我眼前的世界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生活中,我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而錄製《老友記》就如同和新老朋友在家裡的客廳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相互啟發,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與眾多《老友記》朋友的對話中,與劉強東的對話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和劉強東,我們以前就有過幾次接觸,感覺到他是一個具有明確目標和超強行動力的人。2012年8月,他發起了針對蘇寧的價格戰,這在網路上反響很大。價格戰後兩天,我們進行了一次對話,他面對我很謙虛,希望從我這裡求證,他的行為是否正確;他作為一個“攪局者”,對於這個市場和時代是否合適。我當時就贈給他一句毛主席說過的話:“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而這個世界永遠是屬於銳意進取的新力量的。

其實,稍加留意我們身邊的世界,就會發現,它正處在巨變中。一方面是聚合的過程,信息在高度聚合,以商業為例,淘寶、京東每天匯集了多么巨大的市場信息。文化、社會、政治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是裂變、分裂的過程,金字塔中的權威迅速喪失,尤其是微博等自媒體的興起,激發出了每個人最大的活力。這兩種力量同時創造著“新秩序”,缺一不可。但是,在社會快速變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迷失在物質財富的誘惑之中,喪失掉原本堅守的美德,如果脫離了公平,脫離了正義,脫離了愛,脫離了誠實,簡單地追求物質財富的話,這又讓我們陷入靈魂失落的危機。

我們就站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上,每個人都是建設者,也可能是毀滅者。

感謝《老友記》,讓我在2012年的下半年接觸到了這么多優秀的朋友,劉謙、王小帥、佟大為、張頤武等,對了,當然不能少了任總。這些在各行各業非常優秀的人,內心卻都是極其平和踏實的,讓我受益匪淺。如今,重新翻看老友記這么多期和朋友們的暢聊,感覺這一年沒有白過,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也重新認識了許多老朋友。

2012年經歷的事情很多,每個經歷都很值得。

——潘石屹

媒體評論

潘石屹這個人物現在在圈裡圈外都紅透了。他有一種魅力,無論是什麼領域,只要他想去玩,仿佛都能成功,從SOHO的概念,到拍電影、出書,再到現在乾脆正式進軍“電視主持圈”,潘石屹是越玩越時尚,越活越瀟灑。同時,他的主業也毫不含糊,SOHO系列樓盤一直是京城名盤,多年銷售額也位於北京前列。

——《華夏經緯》

潘先生有點像中國新生代企業家中的模範——或者說資本主義時代的活雷鋒。

——《南華早報》

在中國房地產界,潘石屹無疑是個另類。他一次次處於是非的漩渦,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為世人矚目。不破不立,潘石屹無疑也最具備創新能力,在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中,潘石屹的每一個建築作品都以城市標誌性符號引領這個城市的建築潮流。基於其對商業獨到理解,他不單純追求開發規模和營業額,更注重建築的長遠價值,強調要做中國的、當代的建築。因此他所開發的每一個項目都在商業上取得空前成功。

——《人民日報》海外版

“所有的人都在談論中國怎么會有這樣豐富的歷史,”潘說,“但我想展示我們今天造的建築也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已經向前邁進了不同尋常的一步,他很重視他項目周圍的其他建築,並使自己的項目規劃在(北京)市中心有一個連貫性。”

——《時代》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