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圓

山香圓

山香圓(學名:Turpinia montana (Bl.) Kurz. var. montana)省沽油科山香圓屬小喬木,枝灰白綠色。葉對生,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花較多,疏鬆,花小,果球形,皮薄,紫紅色。 藥用部分為山香圓的葉。.夏、秋二季葉茂盛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性味苦,寒。歸肺、肝經。功能: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活血止痛。用於乳蛾喉痹,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跌扑傷痛。

基本信息

概述

山香圓山香圓
拼音名:ShānXiānɡYuán

拉丁植物名:Turpiniaarguta(Lindl.)Seem.[OchrantheargutaLindl.]

採收和儲藏: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曬乾。夏秋采葉,曬乾。

藥理作用:體外抑菌試驗結果表明,山香圓水煎濃縮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與每1ml1u青黴素等效,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不強。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梗,洗淨,稍潤,切絲,乾燥。
飲片性狀:呈絲片狀,長25-50mm,寬10mm,表面灰綠色域黃綠色,革質而脆。氣微,味微苦。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性味:苦;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原形態

山香圓山香圓
銳尖山香圓落葉灌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具灰褐色斑點。單葉對生;葉柄長1.2-1.8cm;托葉生於葉柄內側;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22cm,寬2-6cm,先端漸尖,具尖尾,基部鈍圓或寬楔形,邊緣具疏鋸齒,齒尖具硬腺體;側脈10-13對,至邊緣網結,連同網脈在背面隆起,在上面可見,無毛。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較葉短,長4-17cm,密集或較疏鬆;花長8-12mm,白色,花梗中部具2枚苞片萼片5,三角形,綠色,邊緣具睫毛,或無毛;花瓣白色,無毛;雄蕊5,花絲長約6mm,疏被短柔毛;子房及花柱均被柔毛。果近球形,幼時綠色,轉紅色,乾後黑色,徑7-12mm,表面粗糙,先端具小尖頭,花盤宿存。有種子2-3顆。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長習性

千錘打多野生於生於田邊、園地、曠野、路旁、渠溝、河邊等潮濕處,喜溫暖潮濕環境,需要充足的陽光,不耐乾旱和積水,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壤土為佳。
千錘打種子極小,每一個果實中就包含有數百粒種子,種子千粒重僅有0.006克左右。種子在恆溫條件下發芽率極低,但在自然變溫(20-35℃)的條件下發芽率可達70%以上。在一般貯藏條件下,種子壽命為1年,低溫貯藏可延長種子壽命。

歷史傳說

從前,有一位名醫,被邀去為一位重病人診治。病人胸背憋痛,低熱羈纏,咯吐穢膿,眾醫不效。名醫診病閱方,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疲乏間名醫伏案小盹,忽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而至,說:“此君乃是大好人,樂善懷仁,惠及生物,見有捕蛇者,他即買下放生,先生務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醫向白衣女討教良方,白衣女說:“請隨我來。”他隨白衣女來到戶外,白衣女卻飄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卻有一條白花蛇,蛇舌伸吐處化作叢叢小草。正驚異間,名醫被腳步聲驚醒,原是病人家屬來請先生用飯。名醫說:“且慢,請隨我來。”名醫和病人家屬來到戶外,果見埂坎邊長著許多夢中所見的那種開著小白花的纖纖小草。於是便采了些,囑即煎服。病人服後果然覺得胸寬了許多。次日連服逾斤,病便痊癒。名醫查遍當時的歷代本草,也未查出這種小草屬於何藥。他感而吟詩:“千錘打纖纖,伏地盤桓農舍邊,自古好心多善報,靈蟲感德藥流傳。”

科屬介紹

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灌木。奇數羽狀複葉或單葉,對生或互生;有托葉,稀無。花整齊,兩性或雜性,稀雌雄異株,排列成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5數;雄蕊著生於杯狀花盤外,與花瓣互生;花盤通常明顯;子房上位,3室,稀2或4室,每室有1至數顆胚珠。蒴果狀,但常為漿果、核果或蓇葖果。共5屬約6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美洲熱帶和北溫帶。中國有4屬22種,南北各地均產,但主產西南部,癭椒樹屬為中國特有屬。省沽油屬栽培供觀賞。省沽油鮮葉含省沽油素;種子含油可供制皂;莖皮造纖維;果實及根入藥,果實治療乾咳,根治婦女產後瘀血。野鴉椿木材可為器具用材。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1.癭椒樹屬 TapisciaOliv.
2.省沽油屬 StaphyleaLinn.
3.野鴉椿屬 EuscaphisSieb.etZucc.
4.山香圓屬 TurpiniaVent.

化學成份

葉含2α,3β-二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dihydroxyurs-l2-en-28-oicacid)即2α-羥基熊果酸,2α,3β,19α-三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即2α,19α-二羥基熊果酸,α-香樹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acid),19α-羥基熊果酸(pomolicacl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胡蘿蔔甙(daucosterol),2α-過氧基熊果酸(3β-hy-droxrurs-12-en-28-oicacid-2α-hydropetoxide)。

附方

山香圓山香圓
①治泄瀉、痢疾:山香圓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婦女血崩:山香圓四兩,桂圓一兩,水煎服。

③治外傷腫痛:鮮山香圓和酒搗爛,烘熱敷患處。(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產褥熱:山香圓、白英各三錢,梵天花五錢,羊耳菊蛇莓各二錢。用酒、水各半煎,加紅糖一兩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風濕腰痛,產後傷風:山香圓一至三兩。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

⑥治偏頭痛:山香圓、雞兒腸、金銀花根、單葉鐵線蓮各五錢,黃酒煎服。

⑦治關節或肌肉風痛:山香圓三兩,煎服。

⑧治跌打損傷、筋骨痛:山香圓五錢,水煎服。(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製藥工藝

山香圓片山香圓葉1333g。取山香圓葉加水煎煮2次,合併煎液,濾液濃縮至原體積的1/3,加入乙醇使醇濃度為70%,靜置12小時,濾過,收集沉澱,濾液浸泡藥渣1天,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後,加入水煎液中收集的醇沉澱物,加適量輔料制粒,壓成1000片。本品片心棕黑色,味微苦澀。功能抗菌消炎。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扁桃體膿腫。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中成藥研究》1982,(3):42;《中草藥通訊》1978,9(2):21;《中草藥通訊),1978,9(3):36〕

鑑別

性狀鑑別:果實為蓇葖果,常2-3個著生於同一果柄的頂端,單個呈倒卵形、類圓形,稍扁,微彎曲,頂端較寬大,下端較窄小,長7-20mm,寬5-8mm。果皮外表面呈紅棕色,有凸起的分叉脈紋,內表面淡棕紅色或棕黃色,具光澤,內有種子1-2粒,扁球形,直徑約5mm,厚約3mm,黑色,具光澤,一端邊緣可見凹下的種臍,種皮外層質脆,內層堅硬,種仁白色,油質。氣微,果皮味微澀,種子味淡而油膩。

顯微鑑別: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外被角質層。下皮細胞1列,排列較整齊。中果皮約10餘層細胞,細胞多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少數呈類圓形,胞壁薄。維管束外韌型。單個,大小不等,位於果皮中央,斷續成球。韌皮部外側間有纖維束,木化。木質部由導管、木纖維木薄壁細胞組成,胞壁均木化。內果皮為1層石細胞組成,多呈長方形,孔溝明顯,壁厚,木化,外被角質層。

粉末特徵:粉末暗棕色,顯纖維性。①石細胞呈長方形、多邊形或不規則紡錘形,均木化,長36-320μm,寬16-50μm,其內果皮石細胞壁較厚,具斜紋孔,或壁薄,具單紋孔,內種皮石細胞較細小,壁厚,紋孔不明顯。②纖維狹長,有的有分叉,具斜紋孔,木化,長300-800μm,直徑16-25μm。③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多邊形,壁薄。④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亦呈多邊形,顯棕黑色。

栽培

山香圓山香圓
生物學特性:喜涼爽濕潤的小氣候,苗期稍能耐陰,成年樹喜陽光,稍耐寒,在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秋末果實成熟,種子呈黑色時採收,晾乾,置通風處貯藏。翌年3月播種,選擇半蔭半陽處作苗床,開溝點播,溝距30cm,種子粒距5cm,覆蓋細土3cm,澆水保濕。當苗高40cm左右時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坑,每坑栽1株。栽後壓緊,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定植後至成林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2年可間種豆類農作物,3年以後,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並施追肥。

病蟲害防治:紅蠟介殼蟲,為害嫩芽幼莖。技術用種子繁殖。秋後採收成熟果實,去掉果皮,取出種子晾乾,貯藏通風乾燥處。翌年3-4月播種育苗。在整好的苗床上橫開淺溝條播,行距30cm,溝深3cm,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蓋細土3cm,稍加鎮壓、澆水。育苗1年後定植,按行株距300cm×25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