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察學院

山西警察學院

山西警察學院,位於山西省太原市[中國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公辦本科院校,2016年3月由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正式升格為山西警察學院,同時撤銷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建制。山西警察學院始於1949年10月成立的山西省公安學校。1978年開始舉辦高中起點普通中專學歷教育,1987年開始成人大專學歷教育,1991年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和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合併辦學,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建立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2016年3月教育部向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函同意在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山西警察學院。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3個校區(徐溝校區、晉祠路校區和小店校區),占地總面積1034畝,總建築面積29. 4 萬平方米 ;設有10個本科專業、15個專科專業;在校生4566人;專任教師317人;圖書館紙質藏書64.6萬冊,電子圖書14.8萬冊 。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陝西警官職業學院陝西警官職業學院
1949年,山西警察學院前身山西省公安學校創建,後來歷經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等幾大重要發展階段。1954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創建。
1956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山西省行政幹校、山西省文化補習學校、山西省公安學校、山西省財政學校、山西省糧食培訓班合併組建山西省幹部學校。
1957年,山西省幹部學校撤銷,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復校。
1959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山西省政治學校合併升格山西政法學院。同年,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創建(合署)。
1961年,山西政法學院改建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
1970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撤銷。
1975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復校。
1978年,開始以山西省政法幹校中專部的名義舉辦高中起點普通中專學歷教育。
1980年,山西省政法幹部學校(公安中專班)升格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
1981年,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掛牌成立,附設在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校。
1984年6月,成立了太原市人民警察學校,為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教育增添了一個新的教學基地。同年,山西省中級警官學校(籌)創建(合署)。
1986年,山西省中級警官學校(籌)更名為山西警官學院(籌)。
1987年,開始成人大專學歷教育。
1988年,山西警官學院(籌)改建為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
1991年,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併入(合署)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警校因辦學條件差,被省政府評估為不合格學校,截止到1996年,先後有55名教工調離學校。面臨學校生存困難、學生畢業周期快的實際情況,學校審勢度勢,果斷地將招原有高中畢業生轉為招收國中畢業生小中專渠道,使學校走出了生存低谷,出現了新的轉機。
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公安部管理幹部學院(山西分院)和山西省人民警察學校的基礎上合併成立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舉辦高中起點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歷教育。
2002年6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太原警官職業學院。
2003年3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太原警官職業學院。學校啟動升本強校工程,強化學校內涵及專業硬體建設,大力強化公安教育,特色專業及精品課程建設,先後強化充實了偵查、治安等重點專業建設,創辦國內首創的民爆公共安全專業和文物警察特色項目,打造了以《現場勘查》等課程為主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專業;培養鍛造了一批教授級別的專業帶頭人和學術骨幹,促進帶動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學科研人才,新擴建校區800餘畝,新建面積14.9萬平方米,新設大量教學實驗基地,新增大量教學圖書設施,包括電子資源庫。學校各主要辦學條件達到了本科標準要求。
2004年,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正式啟動了申辦公安本科院校的工作。
2005年開始,學校與中北大學聯合進行“專升本”本科學歷教育。
2015年9月10日,教育部發文: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定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其中決定,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擬更名為山西警察學院。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公示2016年擬批准設定的高等學校名單,山西警察學院等39所高校申請獲得通過 。3月22日,教育部向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出《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山西警察學院的函》,同意在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山西警察學院。標誌著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山西警察學院。9月,學院搬遷至位於清徐縣的徐溝新校區,並首次招錄包括偵查學、治安學、公安管理學、交通管理工程4個公安專業的本科新生500名。2016年普通專科仍保留了特警、信息網路安全監察、治安管理(側重民爆公共安全方向教學)3個公安類專業,每個專業分別招生40名。
2017年6月21日,學校與中北大學簽訂了《中北大學對口支援山西警察學院建設發展框架協定》。9月9日,山西警察學院揭牌儀式在山西警察學院新校區大有廣場隆重舉行。

師資力量

山西警察學院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圖書資料、完備的實驗及訓練設施。在實驗室和實驗設施方面,有計算機、語音、心理測試、現場勘查、痕跡檢驗、刑事照相、氣相色譜、模擬預審、教學派出所等17個實驗室,共有實驗設備8957台(套),基本涵蓋了公安工作的各個方面。此外,在全省各地還建有18個校外教學基地。在圖書資料方面,藏書12萬冊,其中專業圖書占到70%以上;征訂中文期刊350餘種,外文期刊近20種,報紙40餘種;閱覽室面積57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374人,其中專任教師200餘人,有高級職稱的54人,中級職稱的90人,形成了一支以高中級教師為骨幹、中青年教師為主力的多學科、多門類,整體素質良好、結構日臻合理的師資隊伍。

校園環境

學校總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資產總值1.6億多元,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2400多萬元。南校區(原太原警官職業學院)占地面積348畝,建築面積54666平方米,綠化面積94387平方米,硬化面積34998平方米,固定資產1.1216億元。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

辦學理念

校訓:忠誠、正義、厚德、博學
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
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
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
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
堅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踐行“質量建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全省高素質套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在職民警培訓基地、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和全國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文物安全人才培訓示範基地為目標,按照“差異辦學、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全力建設全國一流公安院校。

專業設定

學校設有31個部門,其中黨群團機構6個:機關黨總支、教學單位黨總支、學生黨總支、離退休人員黨總支、團委、工會;職能機構9個:辦公室、政治部、紀檢委、監察室,教務處、學生處、招生與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科研處、後勤處、基建處;教學單位12個:偵查系、交通管理系、公安管理系、治安保衛系、法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基礎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警體部、電化教學與網路管理中心、函授部、成人自考輔導中心;教學輔助機構3個:圖書館、學報編輯部、警務科學研究所;附屬機構1個:山西省警官培訓中心。治安管理培養目標:能適應治安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等套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公安基層基礎工作能力和處理各種治安案件、事件及一般治安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快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概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行政法、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偵查概論、刑事技術、警體技能、英語、查緝戰術、計算機套用。
專業課:治安管理基礎理論、治安基層基礎、治安秩序管理(含公安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含危險品管理、消防管理、技術防範管理)、治安案件查處、戶政管理(含出入境管理)、經濟文化保衛。
偵查專業培養目標:能適應偵查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偵查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全面掌握偵查工作的程式、措施、手段和方法,具有偵破一般案件的能力以及較快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概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形式邏輯、警體技能、英語、查緝戰術、計算機套用。
專業課:偵查學總論、現場勘查、偵查措施與手段、偵查訊問、案件偵查、國家安全保衛、偵查情報、刑事技術。
交通管理培養目標:能適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掌握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維護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的能力和車輛檢審及管理的能力,具有較快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概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行政法、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形式邏輯、偵查概論、治安管理、刑事技術、警體技能、英語、查緝戰術、計算機套用。
專業課:交通管理概論、交通秩序管理、汽車原理與構造、車輛與駕駛員管理、交通工程與控制、交通事故調查處理。
法學專業
培養目標:能適應公安機關法制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獨立進行公安機關法制工作,具有較快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概論、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形式邏輯、偵查概論、治安管理學、警體技能、查緝戰術、英語、計算機套用。
專業課: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國際法、刑事技術。
刑事技術培養目標:能適應刑事技術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獨立進行現場勘查,熟練掌握物證的發現、提取、分析、檢驗等技術方法,具有較快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概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大學物理、基礎化學、治安管理、警體技能、查緝戰術、計算機套用、英語
專業課:偵查概論、現場勘查、刑事照相(含錄像)、痕跡檢驗、檔案檢驗、法醫學概論、刑事化驗(含毒物分析)。
計算機套用及安全管理
培養目標:能適應計算機套用及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級職業技術套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公共信息安全防範及反計算機犯罪的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常見的套用軟體,有一定計算機系統維護的能力,熟悉Dos、WinNT、Win2000、Unix、Linux等作業系統,並掌握其系統核心技術。
專業基礎課:計算機導論、機率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學邏輯、彙編語言、C程式設計、VB、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通信基礎、作業系統、警體技能、查緝戰術、英語。
專業課:計算機網路、Java程度設計、TCP/IP協定、計算機法規、計算機病毒與防治技術、網路安全管理與監測、信息安全、計算機犯罪的防治與對策、辦公自動化、Internet技術、Windows系統、Unix。
國內安全保衛
培養目標:能適應國內安全保衛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國內安全保衛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全面掌握國內安全保衛工作的程式、措施、手段和方法,具有偵破一般案件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具有相應的科學文化素養,外語和計算機基礎教育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基礎理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學、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民族保衛、警本技能、查緝戰術、英語、計算機套用。
專業課:偵查學總論、社會面控制、偵查措施與手段、偵查訊問、現行案件偵查、特情工作、境外調研、宗教工作、情報工作、專案線索。
公安文秘
培養目標:能適應公安文秘工作需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獨立進行公安行政管理、文書處理工作;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具有相應的科學文化素養,外語和計算機基礎教育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
專業基礎課:公安學基礎概論、法學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學、犯罪心理學、公安套用寫作、治安管理、警體技能、查緝戰術、大學語文、邏輯學、計算機套用、英語。
專業課:行政管理學、公共關係學、公安秘書學概論、基礎寫作、社會調研與方法、公安統計、檔案管理、信訪學、辦公自動化、警務通訊。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學校承擔科研各級各類課題569項,其中主持、參與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144項。有的課題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出版著作402部 ,其中專著48部,發表學術論文1987篇,其中國核心心期刊150篇,論文被國際檢索機構檢索收入11篇,有的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專刊》等轉載、摘錄;有的獲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省科技進步軟科學獎、省社科聯“百部(篇)工程”獎和國際性、全國性理論研究會獎;有的研究成果已經或正在為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的決策提供著參考作用。《學報》連續六年被評為省一級刊物。

學校堅持科研工作圍繞服務教學、服務公安實戰需要,主動面向公安第一線。2000年以來,學校加強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參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30多項,校級課題60多項。其中公安部重點課題“雙胞胎語音的聲紋鑑定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山西省軟科學項目“警察心理素質及測評系統研究”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出版各類著作127部,發表論文769篇,獲山西省社科優秀成果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36多項。學校辦有《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季刊),學報創辦以來,堅持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實踐的辦刊宗旨,辦刊水平不斷提高,現已成為全省公安院校教師和公安民警警務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主要陣地。

學術資源

學校圖書館藏書25.96萬冊(紙質圖書20.1萬冊,電子圖書5.86萬冊),其中專業圖書占到70%以上,訂有中文期刊401種,外文期刊10種,報紙35種。設有電子閱覽室 1 個。圖書館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各項管理制度齊全,帳冊書卡完備。閱覽室實行全天開架借閱,開架率達100%。新書分類、編目、檢索、借閱採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網路化管理。學校注重加強圖書館二、三次文獻資料的開發利用和案例中心建設,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為師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並且加快數位化建設步伐,力爭儘快把圖書館建設成為全省公安政法圖書資料和情報信息中心。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張惠選

黨委副書記、院長
孟慶祥 黨委副書記 
蘇天照 黨委委員、副院長

取得榮譽

1999年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
2000、2001、2002年連續三年榮獲市委、市政府"模範單位"的稱號。
2000、2001年榮獲市政府"園林化標兵單位"稱號。
2002年度榮獲市委、市政府"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00年榮獲省政府"文明學校"。
2002年被省政府評為"五一勞動獎狀"單位。
2002年榮獲國家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三部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001年,學院派隊參加了全省公安系統警體技能比賽,獲得團體第二名、警察院校中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2002年獲得"山西省'信合杯'拳擊錦標賽"團體第一名;同年,代表山西省公安廳參加了"全國'時風杯'中國警察水上馬拉松游泳比賽"獲得個人第五名和第八名。
2003年9月在山西省高職與中專英語演講比賽中,2名學生獲一等獎,1名獲二等獎,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2003年,學生處、衛生所、圖書館先後被省、市評為"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
基礎教研室已申報市級"青年文明號",警務訓練處已申報"全國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
曾獲得“山西省模範單位”、“五一勞動獎狀”、“山西省文明學校”、“全國公安文化示範點”、“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