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

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

山西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山西省殘疾人康復醫院)成立於1993年,隸屬於山西省殘疾人聯合會,是為全省殘疾人提供醫療康復服務的專業機構。

基本信息

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是省政府落實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畫綱要興建的集康復、治療、社區指導等功能為一體的全省第一所省級綜合性康復醫療機構,中心於1993年12月17日正式開業,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中心現設科室8個,正式職工8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9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7人。中心的建成及投入使用,為全省的殘疾人康復事業打開了良好的局面。
一、聽覺障礙患者(聾人)的康復
中心是全省開展耳科檢查治療——聽力檢測——助聽器醫學驗配——耳模製作——建檔維修等一體化康復服務的醫療機構,在省城醫療系統,中心最早開展對嬰幼兒早期聽力診斷,為我省聾兒實施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創造了條件。由於起步早,設施先進,技術力量較為雄厚,此項業務一直在省內占有重要位置。1998年,中心被省政府指定為全省法醫鑑定醫院,主要承擔全省聽力醫學鑑定工作。中心開展聽力康復業務近8年,共選配助聽器5000多台。近年來,聽力康復部在開展傳統康復服務的同時,向更高層次發展,檢測設備不斷更新,驗配的助聽器由過去的模擬機逐步向數字機過渡,2001年,與省城有關單位合作,在省內首次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聾人的康復提供了新的契機。
二、聾兒康復
中心是國內最早以“聾健合一”教學管理模式開展聾兒康復工作的省級中心之一,10年來,中心語訓部的保教工作人員用辛勤的汗水培養出了一批批聾兒,在國家“八五”、“九五”終期聾兒語訓工作省級中心檢查驗收中,各項指標全面達標並居全國同行前列,2002年,被北京聯合大學聽力語言康復技術學院定為教學基地(全國共4個),每年都有該院大學生到基地進行技能教學實踐。10年來,語訓部共收訓聾兒300多名,平均升入普小普幼率達49%。為了進一步提高聾兒康復質量,今年,語訓部利用郭台銘先生捐助的語音導航系統對聾兒進行更加科學的康復訓練。
三、肢殘患者、白內障患者復明的康復
根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九五”綱要實施方案的要求,中心在開業初期對兒麻後遺症患者及脊柱側彎、上下肢與關節等疾患的殘疾人,特別是青少年患者實施矯正手術並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製作假肢、矯形器,這一項目的實施,切實為偏遠地區的貧困患者解決了實際問題,一大批患者從此能夠生活自理。1998年,中心作為省殘聯“光明扶貧基地”,全面開展為全省的貧困患者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截止到目前,共施行肢殘手術1600餘例,白內障手術2000餘例。
四、“三癱一截”患者的康復
中心是省內較早開展對肢體傷殘患者進行功能康復的醫療機構之一,功能康復在傳統的針灸、按摩基礎上,使用當今醫學界較為先進的OT、PT、ST訓練並輔助使用高壓氧等治療,幾年來,共有500多位患者接受康復治療,使偏癱、腦癱、截癱、截肢和語言障礙患者在專業醫師的治療訓練後,改善了肢體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
除此之外,中心作為省級資源中心還承擔著全省的社區指導、盲人按摩指導等工作,不定期、多形式地為基層培訓技術骨幹。
10年來,中心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抓業務創新,抓職工隊伍建設,連續8年獲省直文明單位。
隨著殘疾人康復事業的發展,中心也將以更優質的服務迎接挑戰,我們的宗旨是通過我們的服務,讓更多的殘疾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五、主要接受捐贈情況
山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1993年接受香港慈善組織“明愛”的捐助100多萬元,購置編織機、縫紉機,用於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培訓。2003年開始,又接受台商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生的捐助600萬元,分別於2003年至2005年3年執行,每年200萬元,用於白內障復明手術、肢體矯形手術、盲人按摩培訓、為0至7歲的聾兒免費佩戴助聽器等。


聯繫電話: 0351-7231456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寇莊西路42號
交通線路指南: 乘13、27、39路汽車老軍營站下,乘4、21路汽車菜園站下,乘6路小巴財大站下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太原市
創建時間: 1993年
床位數量: 100張
傳真: 0351-7226976
性質: 國營
科室數目: 7
郵政編碼: 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