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鋼鐵集團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由濟鋼、萊鋼、省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企業(單位)的國有產權劃轉而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經省政府授權,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集團公司設立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重組的每個環節都建立在法律法規基礎上,合法合規,健康運作。山東鋼鐵總資產850億元,淨資產266億元,其中國有權益177億元,其他少數股東權益是89億元。

基本信息

企業簡介

山東鋼鐵集團標誌山東鋼鐵集團標誌

歷經兩年籌劃,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月26日掛牌成立。這家註冊資本金為100億元的國有獨資公司,是省屬規模最大企業;在眾多國內鋼鐵產業重組案中,也堪稱“大手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認為,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有望進入全國鋼鐵企業前5位。

發展簡史

山東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
山東省國資委負責人認為,組建山東鋼鐵集團是適應國際、國內鋼鐵工業發展趨勢、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必然選擇。

據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併購重組為主要特徵的產業結構調整已經成為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跨國公司構建戰略聯盟的步伐加快,謀求以更大規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合理的生產體制去爭奪國際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強化企業競爭力。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米塔爾安賽樂公司,鋼產能已達1.2億噸以上,且成為我國華菱鋼鐵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國際鋼鐵業與我國鋼鐵企業的競爭範圍不斷擴大。

揭牌儀式

從國內情況看,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但還不是鋼鐵強國,其突出特點是產業集中度低。2007年產鋼最多的10家大企業集團,粗鋼產量合計17996.94萬噸,只占全國總量的36.79%,大大低於國際平均水平。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聯合重組步伐逐漸加快,已先後有數十家鋼鐵企業進行了重組,2007年以來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快。

籌建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從調研論證到掛牌成立歷時兩年多,在此期間,決策部門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立足於打造現代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強企,最終做出這一重大決策。

不只是兩個企業之間的重組

揭牌儀式揭牌儀式

據介紹,與通常理解不同,這次山東鋼鐵重組不是濟鋼、萊鋼兩個企業之間的重組,而是省管國有產權重組,是國有資產整合後重新成立一個公司,產權建立在資產紐帶基礎上,政府是大股東。

山東省國資委主任譚成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組織結構上,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起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有效制衡、管理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以產權為紐帶、以產權管理為核心的母子公司體制和職權明確、有效運行的管理機制。山東鋼鐵重組以後,核心問題是能不能達到有效運行。建立母子公司體系是基礎,如何明確職責定位,形成運行的模式,制定發展戰略,相關各方進行了交流,都達成了共識。

突破制約打造鋼鐵新品牌

據了解,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山東鋼鐵工業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鋼鐵生產大省。但隨著國家對鋼鐵產業政策的調整和鋼鐵產業格局的變化,山東鋼鐵產業發展暴露出一些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產業集中度不高,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現1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有59家,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多前期工作還在進行中。省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新公司成立的目的,是最佳化企業組織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產能、調整區域布局、提升產品質量檔次。省國資委負責人提出,戰略定位是建成現代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鋼鐵強企,努力打造山東鋼鐵新品牌。

鋼鐵大省的實現

目前業界觀點認為,鋼鐵業步入高成本期,利潤將向優勢企業轉移。山東作為鋼鐵生產大省,2007年,全省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4841.2萬噸、4406.9萬噸、4960.2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2、3、3位;但產品結構不合理,基本以普通建材為主,板帶材、管材等產品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板管比只有37%,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而以棒材、線材為代表的普通建築材比例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市場急需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檔板帶材、管材和優質鋼材產量比重低,盈利能力不高。同時技術研發和再融資能力不足,再發展的條件受限等也比較明顯。

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的局面嚴重製約了山東鋼鐵工業競爭力的提高。同時,在全國51.6%的鐵礦石依靠進口的形勢下,山東鋼鐵生產布局不盡合理,鋼鐵企業大都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內陸地區,企業發展受環境、水資源、運輸等因素制約日益明顯;因為企業規模的關係,在市場信息、產品定價等方面的話語權也受到限制。

山東省發改委負責人說,鋼鐵工業是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山東作為經濟大省,交通便利,具備發展鋼鐵工業的外部條件,是國內最適宜發展鋼鐵產業的區域之一。山東經濟發展規劃中,確定把新型材料作為6大支柱產業之一,其中就包括新型鋼鐵產品。組建山東鋼鐵集團對實現山東省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創造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優勢、提升山東經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日鋼鐵大戰

2009年9月6日山鋼與日鋼之間持續了近一年之久的併購大戲終於塵埃落定。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日照簽訂資產重組與合作協定,根據協定約定,雙方以共同向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增資的方式進行資產重組。山鋼以現金出資,占67%的股權;日鋼以其經評估後的淨資產入股,占33%的股權。重組協定對重組原則、重組方式、重組資產的範圍、重組資產的評估、重組工作進程、員工安置等進行了明確約定。協定書籤署後,雙方將立即啟動資產評估等各項工作。

企業榮譽企業榮譽

此次山鋼之所以併購日鋼67%的股權,是因為其餘日鋼股權已注入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開源控股。此前,開源控股收購日鋼資產是以2009年1月5日在聯交所報收市價每股0.232港元的10倍以上溢價。這意味著,除了資產評估外,日鋼的資產有了另一個公開的估值,這也是山鋼本次重組日鋼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

山鋼與日鋼資產重組與合作協定的簽訂,標誌著雙方資產重組與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標誌著山東鋼鐵產業由內陸向沿海轉移戰略邁出了重要一步。這對於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規劃和建設,促進山東鋼鐵產業調整振興,構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一區三帶”發展格局,打造以日照精品鋼鐵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帶,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巨無霸企業的誕生

目前,日鋼贏利能力已超過同在山鋼旗下的濟鋼、萊鋼,重組完成後,日鋼必將是山鋼最為賺錢的一塊資產。由此,山鋼將山東主要鋼鐵產能納入麾下,終於實現了3000萬噸大鋼的夢想。根據山東鋼鐵整合下一步規劃,山鋼將對日鋼、濟鋼、萊鋼進行限產、淘汰落後產能,騰出2000萬噸鋼鐵產能在日照投建精品鋼鐵基地。

企業榮譽

隨著山鋼集團與日鋼集團簽約,一個堪稱“巨無霸”的企業巨頭由此誕生。重組日鋼後,如果只是簡單地把現有的數據相加,山鋼將殺入全國鋼鐵行業三甲。

根據2008年中國鋼鐵產量排名,重組日鋼後,山鋼的產量將達到2931.29萬噸,僅排在寶鋼(3544.30萬噸)和河北鋼鐵(3328.39萬噸)之後。

根據剛剛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在鋼鐵企業中,寶鋼以2468.39億元排第1位,河北鋼鐵集團以1670.33億元排第2位。山鋼的營業收入為1205.05億元,日鋼為471.87億元,相加之後達1676.92億元,將超過河北鋼鐵集團,居第2位。

積極轉型

山東鋼鐵集團成立兩年來,積極推進資產重組、淘汰落後、調整布局、提升檔次,在產供銷、人財物等關鍵業務整合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轉方式、調結構初見成效。今年2月份,山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6.24億元,利稅總額8.95億元,利潤總額3.25億元,同比均有較大增幅。

濟南鋼鐵和萊蕪鋼鐵等企業由於建廠時間較早,面臨落後產能較大、產業布局不合理、產品結構缺乏競爭力、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這成為制約組建後的山東鋼鐵集團科學發展的短板,資源、能源和環境的約束性指標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門檻。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實施重組聯合,整合關鍵業務和共性資源,已經成為鋼鐵企業適應國際、國內鋼鐵工業發展趨勢、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必然選擇。

在整合濟南鋼鐵萊鋼集團後,山東鋼鐵集團成立了資金中心、採購中心、銷售中心和運行協調中心,初步搭建起統一的運作平台。為實現集團公司鋼鐵主業整體上市,山東按照現代集團公司架構,實施了濟南鋼鐵和萊鋼股份的重組。通過一系列實質性重組措施,山東鋼鐵集團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優勢正在初步顯現出來。山東鋼鐵集團預計,資源整合後預計每年可以產生10億元以上的整合效益,並增強了掌控戰略資源的話語權。

2010年,山東鋼鐵集團提出發展方式上的“四個轉變”,即由做大向做強轉變,由內陸向沿海轉變,由分散發展向集中發展轉變,由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向組合式發展轉變。沿著這一思路,山鋼集團進一步在產業鏈整合、技術研發資源整合、建設集成統一的信息化平台等方面邁出新的步伐,逐步構建起能夠支撐發展方式轉變的技術研發體系和運作管理機制。

綠色崛起

山東鋼鐵集團重組日山東鋼鐵集團重組日

山東鋼鐵集團表示,低碳經濟將引領鋼鐵產業綠色發展。山鋼將在綠色發展同時努力打造成為全球優質鋼鐵產品和技術服務供應商。目前,山鋼集團在利用生產工序中的乾熄焦、高爐壓差、燒結機和煉鋼餘熱進行發電方面,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2009年,全集團餘熱余能發電量達到4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2%。乾法熄焦等一批節能降耗、循環經濟方面的技術,已經具備了從總體設計到裝備製造、安裝調試一條龍服務的工程總承包能力,並且成功實現了技術成套輸出。

貸款2億

2010年10月15日,山東鋼鐵集團(下簡稱“山鋼集團”)與東方匯理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國內外金融機構組成的銀團在濟南簽訂3.05億美元貸款協定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