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莘縣

莘縣隸屬山東管轄,莘縣地處山東西部,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江北水城”聊城市內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全縣面積1420平方公里,轄24個鄉鎮,總人口110萬。1964年范縣劃歸河南,范縣金堤以北的櫻桃園、古雲、古城、觀城、王莊集5個鄉鎮劃歸莘縣,形成今日莘縣之版圖和今天莘縣境內的河南范縣老城,今日莘縣屬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域,中原城市群的東部縣市,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配套聯動機制,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疊加區域,今天莘縣境內高速四通八達,鄭濟高鐵將設莘縣南站,屆時莘縣直達濟南,鄭州等大城市可以方便快捷到達

基本信息

地理地形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屬山東聊城黃泛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海拔49.0-35.7米。西南高,東北低,南北地面坡降1/6000,東西坡降1/4000。由於歷史上黃河山東段多次改道、泛濫,形成了高中有窪、窪中有崗的微地貌,主要由河灘高地、沙質河槽地、緩平坡地、河間淺平窪地、河道決口扇形地等組成,地形複雜多樣。

氣候

山東聊城市莘縣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年平均輻射量1177萬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20.5小時,日照率為55%。多年平均氣溫13.2 ℃,一月份平均氣溫-6.6 ℃,極端最低氣溫-22.7 ℃。日平均氣溫≥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294天,活動積溫4993.5℃;≥1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208天,活動積溫4464.3;≥2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119天,活動積溫3006℃。無霜期平均為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51.5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對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凡近20年內到過山東省聊城市莘縣馬陵的人,都知道此處是一片平原,很少能看到起伏不平的地貌。但綜合分析各方面資料可知,古時這裡卻土丘遍地,溝壑縱橫,地形十分複雜

水文

境內主要有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金線河4條自然河流和7條人工乾溝,總長359.74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85公里,徑流量多年平均6345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山東聊城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積213萬畝,其中已開發利用的207萬畝,占97%;未開發利用的6萬畝,占3%。按土壤表層質地分,壤質土占82.4%,是發展農業生產的理想土壤。水資源。總量46520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多年平均為20471萬立方米,過境河流水量多年平均為26049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為21559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13458萬立方米,客水資源8101萬立方米。地表水占水資源總量的56%,可利用率為31%。地下水占水資源總量的44%,可利用率為65.7%。

水資源

總量46520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多年平均為20471萬立方米,過境河流水量多年平均為26049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為21559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13458萬立方米,客水資源8101萬立方米。地表水占水資源總量的56%,可利用率為31%。地下水占水資源總量的44%,可利用率為65.7%。

生物資源

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20多種;瓜菜作物有香瓜、雙孢菇、韭菜、白菜、蘿蔔、大蒜、大蔥、西瓜等120多種。果樹有蘋果、梨、桃、棗、杏、柿等10多種。用材林有楊、柳、槐、桐等近20種。家禽家畜主要有雞、鴿、豬、羊、牛、馬、驢、騾等10多種;魚類和水生植物有鯉、鯽、草魚、蝦、藕、荸薺等30種。其他有各種花卉、飼草和藥材130多種。

油氣鹽資源

初步探明,境內石油儲量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10億多立   方米,鹽礦儲量300多億噸。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40.4億元,增長1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億元,增長14%,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2億元,增長3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6.6億元,增長2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0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11元,分別增長13%和14.5%;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67.5億元,比年初增加13.6億元。  山東聊城市莘縣自然資源豐富,中原油田採油三廠坐落在山東省聊城市市境南部,境內已探明原油儲量10億多噸,天然氣儲量100億多立方米;地下鹽礦儲量十分豐厚,且利於開採,北部山東省聊城馬西自然保護區擁有10萬畝人造林海,林木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孔繁森像

圖片 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