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生物質氣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孫立,男,1953年出生,博士學位。 自1985年起,主要從事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 自1985年起,主要從事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的研究。

科研成果

秸稈顆粒高強度分段燃燒技術及系列常壓熱水鍋爐研製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山東省生物質氣化技術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適用於秸稈類原料的顆粒燃燒鍋爐,結合了顆粒燃料標準化、容易實現自動化操作以及秸稈類原料氣相高強度分段燃燒的優勢,通過最佳化燃燒組織和換熱設計來實現秸稈高效清潔燃燒,實現秸稈資源的高效經濟利用,並形成對燃煤、燃油燃氣的高效清潔替代,節能減排效果顯著。該系統實現了秸稈顆粒高強度分段燃燒,鍋爐熱效率達到85%以上,並實現了從0.12MW到0.70MW秸稈顆粒鍋爐系統的系列化開發。技術的創新與特色之處在於(1)在對秸稈顆粒燃料燃燒特性和燃燒過程組織進行深入機理性分析的基礎上,最佳化高強度分段燃燒技術及燃燒設備,並實現顆粒燃燒鍋爐系統的系列化開發。(2)項目利用廣泛的秸稈資源實現了對於燃煤、燃油燃氣的替代,為秸稈資源的工業化利用提供創新途徑,節能減排效果顯著。(3)針對秸稈類原料揮發分含量高的特點,採用多級配風和旋流燃燒組織提高熱強度,通過分段燃燒保證揮發分的充分利用,並實現固定相燃燒與氣相燃燒的匹配。(4)鍋爐採用多回程換熱方式,提高換熱效果,降低排煙熱損失。系統集成智慧型控制模組,實現系統自動化運行及用能負荷自動調節。研究實驗方法科學,技術路線先進合理,在燃燒強度和鍋爐熱效率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秸稈顆粒高強度分段燃燒技術及系列常壓熱水鍋爐對利用我國豐富的秸稈資源,節約化石能源,減少秸稈焚燒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農民收入,以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中國小和中小城鎮居民的學習生活條件有重要意義。建議儘快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加強技術推廣套用。

傑出人才

孫立,男,1953年出生,博士學位。現任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中國生物質能技術開發中心副理事長、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理事。自1985年起,主要從事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主持了國家重點新產品試製計畫及農業部中試項目,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和主要研究人員承擔了國家“973”、“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火炬計畫項目、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山東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基金項目等。作為秸稈能源技術的創始人和首席專家,1997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2006年獲“全球能源獎”一等獎並作為項目組組長獲全球能源獎國際獎提名(列空氣組第二位)。

許敏,女,1960年出生。碩士學位。現任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省生物質氣化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理事,中生物質能技術開發中心理事。自1985年起,主要從事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的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關項目5項,及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火炬計畫項目、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試製計畫、農業部中試項目,主持承擔了山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科學院科技計畫項目等。1997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2006年獲“全球能源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