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貨族

屯貨族

囤貨族,指一次性購買超過自己必需量的人群,這部分人以女性居多,一般以購買生活用品為主,撿便宜和尋求安全感是屯貨族屯貨的最主要動因。

特徵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必需品存貨不足一個月量,他們就會發生揪心、不安、焦慮的心理反應,隨之很快表現在行為上——開始購物。他們不是零售商,但他們買手紙論箱,買沐浴露論升……他們是新興的“網購十二大族群”之一的屯貨族,據統計,屯貨族的主力是25-29歲的青年,且以女性居多。

成因

撿便宜和尋求安全感是屯貨族屯貨的最主要動因 。

案例

屯貨省錢論

作為一個資深屯貨族,上海的許女士早在網購興盛之前就酷愛屯貨。走進超市,米、油、洗衣液這幾個貨架她總要轉轉。一旦看到這幾樣商品有促銷、特價活動,不管家裡有沒有存貨,她都會毫不猶豫地再拎一些回去。

有孩子後,她的屯貨戰場就從超市轉到了網上,奶粉、嬰兒日化用品是她屯積的主要目標。她透露,自己買的是德國奶粉,海外代購貨源常常無法保證,因此,一旦看到店裡有貨,她都會成箱成箱地下單。她從網上買了8箱共32罐奶粉,之後傳來奶粉限購的訊息,她再到網上一看,原本150元一罐的奶粉已漲到了190元一罐,單這一筆買賣她就省了1280元。這下輪到朋友傻眼,羨慕她有前瞻性了。

可帶來安全感

浙江的孫小姐認為屯貨可以給她帶來安全感。因為工作關係,孫小姐經常需要出差,她很討厭那種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卻發現缺衣少食的感覺。因此,一旦有時間採購,她會儘量把所有東西都備齊。買東西一般會一次性買足一年的量。特別是捲紙、毛巾、調味品這種生活必需品。2011年雙十一促銷時,一下買了兩箱衛生棉,還因為這事,被同事嘲笑了足足一年。

屯積已成為一種本能的習慣,如牙膏少於3管存貨,我就會感覺不安,必須儘快補貨。2012年秋天,孫小姐曾不慎腿骨骨裂。那時候一個人在家休養,當打開冰櫃看到滿滿的吃食、環視四周發現一屋子的屯貨時,原本沮喪的心情頓時好轉起來,感覺特別踏實。

心理分析

華師大心理諮詢工作室心理諮詢師李惠敏分析,屯貨行為可能與生活壓力過大有關,屯貨者往往通過物質上的屯積來達到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並以此來平衡因壓力帶來的焦慮。因為這種方法成本相對低廉、操作相對簡單,一旦實踐證明其可行,那被不斷重複運用就不再奇怪。

不過,李惠敏認為,如果屯貨者已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不合理,並且試圖阻止這樣的行為,但往往內心矛盾掙扎過後還是會屈服於屯積欲,如此不斷重複,就有一點強迫症的傾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