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企化理論

“屬企化”理論是中遠船務黨委在全黨率先提出的農民工黨建創新理論,即: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 (1)流出地黨組織:指農民工黨員原黨組織關係所在地的地方黨組織。 總之,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的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

概述

“屬企化”理論是中遠船務黨委在全黨率先提出的農民工黨建創新理論,即: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
為全面加強農民工黨建工作,中遠船務黨委在認真學習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流動黨員管理有關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根據農民工流動性強、管理難度大的特點,提出了“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的理論。
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就是農民工黨組織在地方黨組織按照“屬地化”原則領導管理的基礎上,“抓大放小”,一方面加強領導和指導,另一方面對於具體的日常黨務工作,納入發包方企業黨建工作範圍,委託發包方企業黨組織管理農民工日常黨務工作,把農民工黨務工作與生產工作同步建設、同步管理、同步考核。地方黨組織對發包方企業黨組織和分承包方企業黨組織的領導及隸屬關係不變。
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的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主要是根據農民工黨員流動性較強、農民工黨建涉及流出地黨組織、流入地黨組織、流入地分承包方企業黨組織、流入地發包方企業黨組織四方組織的特點,需要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的網路化黨建新格局,即建立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屬企化”理論的基本原則

1、堅持《黨章》和黨規既定原則。就是以嚴格遵循黨章和黨內法規為前提。
2、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原則。就是貫徹落實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的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要求,根據變化了的實際,求真務實、創造性地推動黨建事業發展。
3、堅持協調聯動,共享共建原則。就是涉及農民工黨建的各方組織協調聯動、共同推動農民工黨建工作,加強交流與合作,共享探索的實踐經驗和資源,共同加強農民工黨建。
4、堅持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原則。就是在黨建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為了在具體工作層面加強可操作性,突出時效性、強化科學性,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確保各項黨建工作落實到位。
5、堅持現代企業制度相融原則。就是把企業黨建與現代企業制度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建政治優勢,並將企業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科學發展的優勢。
6、堅持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原則。以有利於生產、有利於發揮分承包方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利於探索黨建新機制為指針,求真務實,注重實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加強農民工黨建,促進科學發展。

“屬企化”理論的基本內涵

“屬企化”理論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屬企化”的新概念。“屬企化”不改變企業黨組織隸屬地方黨組織的關係,而是根據企業相對封閉獨立的生產環境,把農民工黨建與發包方企業黨建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解決農民工黨建管理難的問題,是“屬地化”的深化、強化和最佳化。
2、“四方組織”的新涵義。
(1)流出地黨組織:指農民工黨員原黨組織關係所在地的地方黨組織。負責黨員組織關係的轉出或《流動黨員活動證》的發放和查驗,黨員證明信的出具等工作,了解黨員外出後的思想、就業和生活等情況,及時向外出流動黨員通報黨組織的重要情況,通知外出流動黨員按規定參加黨內選舉等重要活動,了解預備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在與流入地黨組織協商,按規定做好預備黨員轉正工作。
(2)流入地黨組織:指農民工黨員離開原組織關係所在地後,其新的事實勞動關係所在地的地方黨組織。流入地黨組織按“屬地化”管理原則在管理好發包方企業黨組織的同時,將分承包方企業的黨建工作納入該組織管理,將“屬企化”作為流動黨員“屬地化”管理方式的具體體現。
(3)流入地發包方企業黨組織:與分承包方單位建立合作關係的企業黨委(總支、支部)。在黨組織“雙重”管理的原則下,按照最有利於生產、有利於發揮分承包方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利於探索黨建新機制的原則,具體承擔“屬企化”管理的全面黨建工作。
(4)流入地分承包方企業黨組織:承擔企業發包工程和項目的分承包方企業黨組織。要按照“屬企化”要求,在發包方企業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努力做好農民工黨組織的建設和農民工黨員的管理工作。
3、“協調聯動”的新機制。四方組織圍繞“農民工黨員、黨組織的管理、教育和發展”這一中心工作建立協調聯動關係,從而為“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提供協調聯動所需要的制度保障。這裡流入地發包方黨組織要以對黨的建設事業負責的態度和責任感,切實履行“牽頭人”的責任,其他組織協調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從而形成合力,使農民工黨建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4、“網路化格局”的新局面。說明農民工黨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有動態的人員流動,又有地域的不斷變化,更有組織之間的各種關係。“網路化”的概念準確地體現了農民工黨建涉及多方組織、流動變化、縱橫交錯的特點。新格局,是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新格局的組織體系結構。
總之,以“屬企化”深化“屬地化”,構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的網路化農民工黨建新格局。主要特點是“屬企化”,目標是建立城鄉統籌的農民工黨建“新格局”。

“屬企化”理論的基本方法

中遠船務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深入調研,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研究探索,創造性地制定了農民工黨建三個管理辦法:
1、《新興產業工人黨建“四方組織”協調聯動管理辦法(試行)》重在闡釋“四方組織”如何協調聯動,明確了涉及農民工黨建各方組織之間的關係,突出了責任主體,旨在解決“誰來抓,怎樣協調聯動抓農民工黨建工作”的問題。
2、《中遠船務分承包方(施工隊)黨組織管理辦法(試行)》是如何加強農民工黨組織建設的具體管理辦法,旨在解決流入地企業如何建立農民工黨組織、加強組織管理的問題,解決“組織建設難、農民工黨員找組織難”的問題。
3、《中遠船務分承包方(施工隊)黨員管理辦法(試行)》是如何加強農民工黨員管理的具體辦法。重點突出農民工黨員教育、培養、發展、管理工作,旨在解決“農民工黨員培養發展難、組織管理難”的問題。
三個辦法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補充,互為依託,構成了“屬企化”理論的制度支撐。以“三個管理辦法”為基礎,相應制定了農民工工會組織、共青團組織建設管理辦法。讓農民工黨建、工會建設、共青團組織建設有了系統的管理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