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堂

居敬堂

居敬堂是清鹹豐、同治年間由虎文公曾孫斯湘浦(字廣文)為紀念其始遷中斯坂的功績而建立,為斯民博物館,是暨陽上林斯氏第三十世(居中斯坂始遷祖)斯子驃(字虎文)公的宗祠、家廟。居敬堂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一座藝術性較高的古建築。

居敬堂,為斯民博物館,居敬堂是暨陽上林斯氏第三十世(居中斯坂始遷祖)斯子驃(字虎文)公的宗祠、家廟。虎文公的祖父斯為美(字起萃)、父親斯廷琩(字羽侯)原來住在下宅棋盤街、高磡頭一帶,後因丁口日多,舊宅不敷居住,就到中斯坂另建新居。先由虎文公的叔父在中斯坂小濟橋頭建造了一幢房屋,即上中斯台門,建成後由其叔父使用。虎文公則另選牌軒門裡的宅基上建造了一幢三進五門的大宅,即牌軒門裡,大概是清雍正年間建成。從此虎文公一家就遷居到中斯坂新宅。後又因子孫繁衍,其孫斯元仁、斯元儒相繼在中斯坂建造了下新屋(發祥居)、上新屋、千柱屋(斯盛居)和筆峯書院等房屋。這些古民居現已成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斯氏古民居建築群的一些主要建築。

居敬堂是清鹹豐、同治年間由虎文公曾孫斯湘浦(字廣文)為紀念其始遷中斯坂的功績而建立。清鹹豐庚申年任諸暨縣宰(即相當現諸暨市長)許瑤光可作《廣文斯湘浦傳》(見暨陽上林斯氏宗譜)記載;“……當置田東邑,以崇始祖祀。為高祖虎文公立家廟,歲時聚會,致敬宗睦族之義。……”我手頭尚有祖宗留下的《斯氏節烈合編》一書,該書由吳品珩題籖,傅振海作序、王繼香題辭,我祖父斯福求(穉湘)編錄,並由斯族名士耿周、省吾、鶴齡、夔磬、瀾興、資深、子謹、叔宣、芻詢、東臯、夙民等校的書中記載:《……昔先君曾為始遷螽斯祖諱虎文公建宗祠。……》上述資料均可證明居敬堂建造的史實。

居敬堂面積約3000平方米,分前後三進,大門南向,門樓3座,全系青石製作而成,飾刻人物、山水圖案,十分精緻。中廳設戲台,其東西兩側均為二層廂房,廂房樓上專供女眷觀戲。每逢盛年吉日,常在這裡作戲,非常熱鬧。後進為神堂,供奉著虎文公和歷代祖先的神位。廳上掛有十多塊匾額,均為虎文公後代所立。廳中正屋三間,為族中子弟學讀之所。該建築用材碩大,造作考究,木雕、石雕、磚雕均風格優美,裝飾華麗,是一座藝術性較高的古建築。

居敬堂建成以後,一直作為子弟教學場所。抗日戰爭初期,此處成為中斯坂初級國小。解放以後,此地仍為中斯坂國小,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神堂被毀,匾額被拆,連戲台也被拆除,一度曾作為中斯坂村農會辦公室,並先後辦過竹器廠和茶廠。後來工廠關門,這座精美的古建築就無人看管,任其荒蕪,以致造成三隻精美木雕的牛腿被盜,房屋破落,不宜悲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