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是膿皰型牛皮癬的兩者之一,而膿皰型牛皮癬是牛皮癬類型中的四大之一,它是一種局限性表皮空腔隆起,內含混濁的膿液皮膚疾病。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簡介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是膿皰型牛皮癬的兩者之一,而膿皰型牛皮癬是牛皮癬類型中的四大之一,它是一種局限性表皮空腔隆起,內含混濁的膿液皮膚疾病。膿胞型牛皮癬紅皮型牛皮癬還少見,其病情更嚴重,治療難度相對也更大。本病原發於皮膚由丘疹水皰演變而成,膿皰大小深淺不等,周圍可伴有炎性紅暈,淺膿皰乾涸後變成膿痂愈後不留瘢痕,但對於較深的膿皰愈後,可留下瘢痕。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臨床表現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以掌跖膿皰型牛皮癬多見,由於皮損僅限於手足部,多發生於掌踱,故名掌跪膿皰型牛皮癬,有的皮損也可發展至指(趾)背側,常對稱發生,但很少見。此型損害多為對稱性紅斑上出現多數針頭至粟粒大小的膿皰,常不易破裂,膿皰一般需經10天左右時間自行乾涸,結褐色痂,痂脫落後,可出現小片鱗屑,刮剝鱗屑後可見小出血點,繼而在鱗屑下出現新的膿皰,有的在同一塊皮損上可見有膿皰和結痂。皮損處可有疼痛或瘙癢感,大部分病人無明顯的全身症狀。指(趾)甲亦出現變形、混濁、增厚,甲板有不規則嵴狀隆起等改變。重者甲下可有膿液積聚。個別病人可在關節或其他部位見到典型牛皮癬皮損。病程長久,易反覆發作,且頑固難治。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發病特點

1、 多限於掌跖,常在大小魚際或足跖部成批發生多數淡黃色針頭至粟粒大小膿皰,基底潮紅。
2、 約經1~2周膿皰破裂,結痂,脫屑。以後又在鱗屑下出現小膿皰,時輕時重。
3、 自覺癢或疼痛。有時亦可有低熱或全身不適,指甲常被累及,呈混濁肥厚,有嵴狀隆起。
4、 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常可見有牛皮癬皮損。
5、有些患者先發於掌跖,經多次反覆發作後轉變為泛發性者。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發病原因

至於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發病機制較為複雜,誘發因素也較多,但一般與用藥刺激有關。如長期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水楊酸類藥物、日光照射等。亦有人觀察到本病發生於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之後,故又認為可能與感染有關。但不是直接感染皮膚,而是身體的一種超常反應。另外,中醫認為其根本的發病原因是患者的肝陰不足。
膿皰型牛皮癬的病程較長,治療缺乏療效確切的單劑藥物,雖然聯合用藥可控制病情,但一些西方藥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覷,停藥後很容易復發,尤其是掌跖膿皰型牛皮癬。因此,中醫專家提醒患者,對於膿皰型牛皮癬的治療應綜合分析病情、病勢,去除可能的誘發因素,避免單純追求近期療效而忽視西藥副作用及遠期療效,注意局部與系統治療的互補性等。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治療事項

對膿皰型牛皮癬的治療應綜合分析病情、病勢,去除可能的誘發因素,避免單純追求近期療效而忽視藥物副作用及遠期療效,注意局部與系統治療的互補性等。
(1)認清疾病本質,注意體徵鑑別。
本病的損害為無菌性膿皰,非細菌感染引起,但抗生素如氯黴素、紅黴素等對病情緩解有效。急性發疹期和泛發性膿皰型牛皮癬的患者常伴有畏寒、發熱、關節酸痛等全身症狀,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加強支持療法等。還要注意體徵和伴隨症狀與其他疾病相鑑別。
(2)加強日常護理,避免皮膚刺激。
在急性發疹期或病程中,約26%病例有關節症狀,15%病例有黏膜損害,52%病例指(趾)甲受累,治療中應加強對這些受累部位的護理,防止關節損傷和畸形,避免藥物刺激使病情加劇。沐浴時禁用熱水燙洗、搓擦及肥皂水刺激皮損,以防繼發感染。
(3)正確選擇藥物,避免加重病勢。
局限性膿胞型牛皮癬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套用可能使病情加劇的藥物,如氯喹、保泰松、砷劑等。在治療合併的關節症狀時,應避免套用可能加重尋常型牛皮癬的藥物,如口服消炎痛、關節腔內注射保泰松等。系統套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症狀控制後應逐漸減量並用最小有效量維持治療一段時間,避免驟然停藥或減量過快引起的復發。
(4)把握病情變化,注意防治結合。
局限性膿皰型牛皮癬多在尋常型牛皮癬基礎上發展而來,在治療過程中,膿皰常較尋常型牛皮癬的皮損消退要快,繼續治療尋常型牛皮癬時,應避免套用高濃度、刺激性較大的外用藥和熱水燙洗,防止膿皰復發。年齡較小的牛皮癬患者初發即為膿皰型,病情往往進展較慢,治療效果較好,膿皰可很快消退,消退後可出現尋常型牛皮癬皮損,膿皰較少復發。膿皰反覆發生或由尋常型牛皮癬發展而來,則病情進展迅速,治療效果較差,膿皰持續時間較久,消退後易復發。因此,在選擇藥物時,應綜合分析病情,客觀評價藥物療效,準確判斷預後,做到防治結合。

幾種中醫常用的牛皮癬治療方法

眾所周知,中醫學在現代醫學治療牛皮癬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療效的長遠、副作用小,贏得了很多患者的好評。下面就介紹幾種中醫常用的牛皮癬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1、養血潤燥法。皮疹常見有乾燥、脫屑、皸裂、革化等特點,屬於燥的牛皮癬患者, 應該用當歸、地黃、元參、麥冬、白芍、首烏、胡麻仁藥物治療。
2、清熱解毒法。皮疹常有紅熱腫痛的特點,屬於熱的牛皮癬患者。常用藥物有二花、黃芩、黃柏、黃連、野菊花、蒲公英。
3、活血化瘀法。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現暗紅色結節等特點,屬於血瘀的牛皮癬患者。其常用藥物有當歸、桃仁、紅花、赤芍、丹皮等藥物。
專家提醒:目前,市場上治療牛皮癬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身體免疫功能和對藥物的敏感程度因人而異,所以選擇時一定要謹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