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是由於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本病西方國家常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並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並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尿酸性腎病是由於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 本病西方國家常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並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並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

概述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表現為腎間質和腎小管內出現尿酸鹽沉積,可見雙摺光的針狀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造成其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萎縮、管腔閉塞、間質纖維化,進而使腎單位毀損。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鈣質可使集合管擴張,並易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本病分為原發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的基本屬遺傳性,但遺傳方式尚不明確,越來越多的臨床資料顯示原發性痛風與肥胖、原發性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關係密切。繼發性高尿酸血症則多見於下列3種情況:①、細胞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紅細胞增多症;②、細胞過量破壞:溶血、燒傷外傷、化療、放療、過量運動;③、腎衰竭、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藥物、毒物導致腎臟清除尿酸鹽減少。

尿酸性腎病在歐美國家發病率約為0。3%,歐洲透析移植協會報導終末期腎衰由痛風所致者占0。6~1。%。近年來,中國人民因飲食中蛋白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攝入量增加,使痛風發病率增高。痛風多見於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其發作的平均年齡為45歲,而痛風腎病的發生多在患痛風10年以上。

本病屬中醫腰痛、石淋、水腫、痹症、歷節、痛風和腎勞等範疇。其病機或為先天性或年老體衰,致脾腎匱乏,氣化失司,升降失職,清濁不分,使代謝廢物蓄積體內,釀生濕、濁、痰、瘀為患;或過食肥甘醇酒,濕熱內蘊,脾胃受損,津液敷布代謝失常,水谷不能化生氣血精微反而釀生釀生水濕、痰濁、瘀血留而不去;或勞倦過度或房事不節,勞傷腎氣,耗損肝腎精血,腎失氣化,肝失調達,相火亢盛,下劫肝腎陰精;亦有為毒物或毒藥所中,腎臟受損,氣化失職,開闔失司,水濕、痰濁內生,滯留不去。

臨床表現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1.腎外表現:關節炎、痛風石、痛風結節、高脂血症、高血壓及心力衰竭等。 2.腎臟損害表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夜尿;有腎結石者表現為腰痛、血尿或尿頻、尿急、尿痛和發熱。

尿酸性腎病可有兩種腎損害:①形成尿路結石;②尿酸所致腎實質損害。這兩種腎損害亦可同時並存,其臨床表現有以下三種:

(1)慢性高尿酸血症: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多伴有痛風性關節炎或痛風石;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腎損害早期表現為輕度蛋白尿,少量紅細胞及尿濃縮功能減退;後期有高血壓、腎功能減退,少數導致尿毒症。腎活儉可見髓質內有放射狀針形尿酸結晶及腎間質慢性炎症改變。

(2)急性尿酸性腎病:起病急,多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放療、化療後。臨床表現為少尿甚至無尿,以及腎功能急劇惡化(即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結晶和紅細胞。如不及時治療,則病情繼續惡化,患者最終死於腎功能衰竭。

(3)尿酸性結石:多無症狀,可發生血尿,伴或不伴腎絞痛,結石為透光性,腹部平片多顯示不出,往往要經過靜脈腎盂造影才能發現。尿石成分為尿酸或其鹽類。

疾病病因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1.食積:沿海地區喜食嘌呤含量較高的生猛海鮮,因而發病率高。正如<中藏經•論肉痹第三十六>“肉痹者,飲食不節,膏梁厚味,即所謂”食積“,積久於內,則水運化失常而為痰飲,至其污積於脈中而為尿酸升高;留注於關節則為痛風性關節炎,停於腎臟則出現尿結石,久漬不去,可使腎功能衰竭。 2.酒積:各種白酒,以及啤酒、葡萄酒均含有大量嘌呤,長期或大量飲酒則使血中尿酸升高。且與食積相比,其害更深,因為乙醇代謝所產生的乳酸暫時阻抑了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從而引起血清尿酸水平的更大升高。在中醫認為酒為助濕生濕之品,大量飲酒致濕邪過盛,久則或化為濕熱,或留於四肢,或沉滯於內臟,其證百出。如《中藏經》有云:“諸淋小便不利者,皆由五臟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澀,榮衛耗失,冒熱飲酒,醉以入房,竭散精神,勞傷氣血。”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存在於血液和組織間液中,它在pH7.4時主要以尿酸鈉的形式。人體尿酸有2/3通過腎小球濾過,以尿酸鹽形式從腎臟排出,其餘1/3由腸道細菌分解為尿素,或由尿酸酶作用進一步氧化成較易溶解的尿囊素排出。嘌呤代謝失常導致尿酸產生過多而排泄減少,遂引起高尿酸血症(大於330μmol·L-1)。尿酸性腎病的尿酸及其鹽類沉積於腎臟所產生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尿酸產生過多的原因除嘌呤類物質生成過多,使體內合成嘌呤類物質經次黃嘌呤轉化外,尚有由於惡性腫瘤在化學和放射治療後,組織核酸分解過多以及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增加了外源性嘌呤而產生尿酸過多和高尿酸血症。正常飲食中每日含嘌呤600~1000毫克。尿酸排泄障礙亦是導致高尿酸血症原因之一,尿酸除由腎小球濾過外,腎小管也參予尿酸原重吸收和分泌,因此除特發性高尿酸血症外,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腎功能減退,使濾過或分泌尿酸的機能損害而形成血尿酸過高。

診斷依據

1.30歲以上男性患者較多,常有家族遺傳史;

2.常有關節病變;

3.尿呈酸性,尿蛋白輕微,腎小球及腎小管功能多有損害;

4.尿中常見魚仔樣砂粒,鏡檢呈雙摺光尿酸結晶。亦有排黃褐色結石者,分析成分為尿酸,X線能透過,故有陰性結石之稱。

5.尿尿酸〉4.07mmol/l(〉700mg/d1),血尿酸〉390umol/l(〉6.5mg/d1)。

治療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治療原則:

1.低嘌呤飲食(少食心、肝、腎臟、沙丁魚及酒類等)。

2.大量飲水:保持尿量〉200ml/日。

3.鹼化尿液:口服或靜滴碳酸氫鈉。

4.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速尿或噻嗪類利尿劑。

5.可套用抑制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藥物。

6.有腎結石和積水者請外科協助治療。

7.急性腎功能衰竭及終末期腎衰患者行透析治療。

用藥原則:

1.單純的典型的高尿酸血症腎病患者,治療以低嘌呤飲食、多飲水、保持尿量、鹼化尿液及套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即可。

2.如合併有腎或輸尿管結石,合併腎積水者應儘快請泌尿外科協助診治。

3.合併感染者積極套用抗生素。

4.發展至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按尿毒症治療,必要時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體徵消失,血、尿尿酸正常,尿檢查正常;

2.好轉:症狀體徵基本消失,血尿尿酸下降;

3.未愈:症狀體徵無消失,血尿尿酸不下降。

食物注意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

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鮮、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發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 2、食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適當飲水;忌食一切補品、補藥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朱古力等。

3、所有尿酸性腎病患者禁用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關木通及自動免疫的注射。

4、尿酸性腎病患者每日應排便2—3次為宜;不熬夜,節制性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受涼。

5、已服用激素者,應根據具體情況在醫師指導下遞減激素用量與次數。

6、應忌鹽,限制蛋白食物的攝入量,少飲水。鏡下血尿者及宜上火者多飲水,多食蘋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養陰降火的食品。

7、忌食高鉀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紅柿、南瓜、茶葉、醬油、味素;血鉀低的患者相反。

8、尤其忌食動物內臟、魚蝦蟹蚌、啤酒、菇類、豆類、菠菜。

預防常識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是原發或繼發性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腎損害,其中腫瘤化療、放療是一重要的繼發原因,因此腫瘤化療、放療者應注意預防。本病易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故有關節痛者,應常規檢查血、尿尿酸。關節痛呈“夜間發作、白天消失、晝夜分明”特徵性表現,夜尿是腎臟受損的最早表現。戒酒(尤其是啤酒)、多飲水、口服小蘇打是治療的基本方法。慎重套用噻嗪類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

尿酸腎病病人的飲食

尿酸腎病病人的飲食主要是針對其高尿酸血症來決定其飲食治療原則。

(1)應多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等各種含水量較高的瓜類水果,以利於尿酸的排出,最好每天飲用大量水分,能保持2000~3000毫升左右,以維持一定的尿量,這是整個飲食治療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2)酒精飲料可使腎臟排出尿酸減少,必需嚴加控制。

(3)多選用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特別是高鉀低鈉的鹼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進尿酸鹽溶解和排泄。

(4)食物以蒸、煮、燉、氽、燴等用油量較少的烹調方法為宜。{尿酸性腎病的飲食療法}

(5)尿酸血症:痛風病人應長期控制嘌呤的進食量,發作時應食用忌嘌呤飲食。一般情況下,每周可採用2天忌嘌呤飲食,5天低嘌呤飲食,低嘌呤飲食一天嘌呤的攝入量應限制在100~150毫克以內。低嘌呤飲食中即使採用含嘌呤低的食物或允許少量食用的某些魚、肉、雞等葷菜,烹調時也應先用大湯生煮,這樣可有50%左右的嘌呤溶解在湯內,然後棄湯食用,以減少嘌呤的攝入量。

(6)長期交替使用忌嘌呤與低嘌呤飲食時,限制了肉類,內臟及豆製品等,應適當補充鐵劑、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

(7)患痛風者常肥胖,總熱量宜較正常飲食略低10%~15%,以免體重增加,根據工作情況一般以每日每公斤體重25~30千卡(105~126千焦)計算。

(8)限制蛋白質的進食量以免增加體內尿酸的形成,蛋白質的需要量以0.8~1.0克/公斤體 重計算較為適宜。當腎功能受損時,則可根據病變情況適當調整,出現蛋白尿時,以患者血漿蛋白濃度和尿蛋白丟失量決定蛋白質用量,一般尿蛋白量少者可不予調整。如出現氮血症則採用低蛋白低嘌呤飲食。

相關詞條

二尖瓣狹窄 急性腎炎 眼病 早產兒 牙齒鬆動
更年期綜合症 酒精肝 月經不調 支氣管炎 牙髓炎
高血壓 口腔疾病 小兒腦癱 中暑 牙痛
肝病 流產 小兒感冒 兒童腹痛 口臭
風疹 男性不育症 小兒腹痛 小兒肥胖 慢性腎衰
婦科病 腎病 先天性心臟病 異常勃起 室性心動過速

參考連結

1 http://www.39.net/disease/nephritis/lcbx/18400.html

2 http://www.cndm.net/news/?action-viewnews-itemid-22360

3 http://www.zmjk.com/index.php/news/view/id-35390

4 http://www.shenbing99.cn/niaosuan/niaosuan13.htm

5 http://www.yongyao.net/new/bz_search1.aspx?myfl=3,6&bzmc=%E5%B0%BF%E9%85%B8%E6%80%A7%E8%85%8E%E7%97%85

求醫網尿酸性腎病專題

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病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