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姓

尾姓,出自姜姓,齊公孫躉,字子尾,子孫以子為氏。

尾姓起源

尾氏源於春秋時期,以人名為氏,與尾生有關。

尾生,春秋時魯國人,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故事出自《莊子·盜跖》。

尾生與一位女子相約於橋下會面。他如期趕到,左等右等,女子不來,洪水卻順著河床洶湧而至。尾生堅守在橋下不肯離去,淹死後雙手仍死死抱著橋柱。《國策·燕策一》曰:“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李白也有—詩句:“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尾氏得姓,即出自尾生。後漢有尾敦。

尾姓名人

子尾

齊子尾,姜姓,又名公孫躉。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五三四年七月初八日。齊之貴族,太公第十三代裔孫,齊惠公元的孫子,高祈之子,齊景公之從叔。春秋時齊國勵志中興,內結族人、聯陳鮑,外逐舊勢力、與鄭修善的姜齊政壇強人,春秋時的重要政治家。其子子良,又名高彊,在其謝世後三年失勢出奔魯、晉。子尾氏從此退出春秋歷史舞台。

子尾之名首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九月,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御者知之,則去其肉而以其洎饋。子雅、子尾怒。”

因為其父名為高祈,其子名為高彊。於是在《左傳》和《史記》亦將其記為姜齊正統勢力的“高(族)”。《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記:“三年十月,慶封出獵。……田、鮑、高、欒氏相與謀慶氏。”這裡四族擊慶的“高”、“欒”即子雅氏與子尾氏。子雅即公孫灶,惠公之孫,公子欒堅之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