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康

尹福康

尹福康,1949年起擔任上海《華東畫報》社攝影記者。

基本信息

簡介

尹福康,1927年7月生,南京市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攝影編輯室主任,副編審。原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聯委員,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

職業歷程

1949年7月,南京解放後,由友人介紹前往上海參加《華東畫報》社工作。走上了為人民服務的行列,轉眼間從普通人像攝影師成為國家幹部。到畫報社被分配在製片組工作,主要擔任沖底片和放大照片的工作。1951年開始學習攝影採訪,期間拍攝了活報劇《江南農名大翻身》劇照,《抗美援朝的力量不斷增漲》,《上海各界踴躍捐款,支持抗美援朝》等。並在51年《華東畫報》7、8、9期上刊載。1952年因華東地區撤銷,同年八月轉入剛建立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出版攝影工作近40年至離休。
在出版社期間,曾參加《上海》10周年及《廬山》、《江山如此多嬌》、《中國》(中外合作)、《中國山水》、等大畫冊的拍攝工作。1956年擬出版梅蘭芳人物畫傳的畫冊,為梅蘭芳大師拍了多幅舞台劇照,已成為當年留下的極為珍貴的影像資料。1960年為出版《長征路新貌》攝影畫冊的拍攝,前往“遵義會址”、“婁山關”、“瀘定橋”、“金沙江”、“四渡赤水”等戰地拍攝了三個月。近期還寫了一篇拍攝長征路的回顧文章。載於上海《出版博物館》08年12 月期刊上。多年來已有千餘幅作品出版或展出。
60年代初有攝影作品《煙籠峰岩》、《向荒山要寶》、《曬鹽》、《工人新村》、《建設號下水》等被全國影展入選。1960年,《上工》、《建設號下水》、1962年《向荒山要寶》、1963年《曬鹽》、1965年《工人新村》、《電影演員下鄉演出》均刊於《中國攝影》和《大眾攝影》封面上。
1980年攝影作品《浪花》入選中國第三屆國際影展,1986年《牧歸》入選於上海第一屆國際影展。1980年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主講“風光攝影的奧秘”,1987年撰寫《談風光攝影》被收入文匯出版社《攝影論壇文集》中。1986——1988年曾擔任上海國際影展評審。1990年出版撰寫了《巧妙運用自然光》攝影理論叢書。1992年參與編輯出版《上海攝影史》並任該書副主編。
1982年和1990年5月,兩屆被選為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在任職十多年裡,交了很多攝影界朋友,與廣大會員都成了知己,還接待了國內外許多攝影人士和團隊。其中亞當斯攝影技術顧問團和布列松攝影代表團,在交流中增強了友誼,提高了技藝。還兩次被邀去日本訪問,一次是去大阪OVC攝影學校回訪,一次是出席日本肖像寫真協會建立50周年大慶,還參加日本與上海兩地人像攝影展開幕式。

個人心聲

尹福康:接觸攝影已60餘年,從1942年去南京一家照相館學徒,那時還不到15歲,滿師後開始拍點人像或背著木質外拍機去學校拍團體照。解放後踏上革命道路,如果在拍攝方面有一點成績,都是黨培養教育的結果,我50年代參加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82年去上海市黨校學習,我牢記要做一個真誠的人,將終身以攝影為伴,希望在有生之年拍出自己喜愛的攝影作品。

獲得獎項

舞蹈《太空曲》79年獲上海市影展一等獎;

《歌劇院夜色》獲2000年澳洲風情展一等獎。

為梅蘭芳拍照

1955年初,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一套著名人物的畫傳,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被列入選題中。此時,《華東畫報》社已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6年2月,梅蘭芳為答謝南京票友和戲迷,親率梅蘭芳劇團在南京人民會堂舉行公演。尹福康由社裡派往南京進行拍攝。
 
在梅蘭芳南京公演的半個月時間裡,尹福康共拍攝了梅蘭芳演出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洛神》、《宇宙鋒》、《金山寺》、《穆天王》、《抗金兵》、《二堂放子》等8個著名劇目的一系列劇照,拍得黑白原底近2000張。拍攝所使用的是一台德國徠卡相機和一個50毫米的標準鏡頭,測光、對焦、過片全部通過手動調整,用了100度的膠片感光度以保證照片的顆粒度。拍攝完成之後,由於“反右”、“文革”等原因,畫傳一直沒能按計畫出版。幸運的是,這批底片在尹福康的精心保存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仍然完好。
 
此次上海美術館展出的60幅劇照,是從尹福康捐贈給上海美術館的72幅劇照中精選而出,展現了攝影藝術和京劇藝術的雙重魅力。它成功記錄了梅蘭芳舞台生涯最成熟階段的精湛表演,定格了那些流光溢彩的精彩瞬間,讓人對大師當年的風姿神采產生無限的追慕與懷想。

中國著名攝影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