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式腐敗

尸位素餐式腐敗

尸位素餐式腐敗指一些地方'為官不為'的現象,一些政府官員抱著'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甚至'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態度, 敷衍了事。2014年10月李克強在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上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 他當時還說,要確保今年經濟社會目標如期完成,嚴厲問責那些"混日子"、"不作為"、"得過且過"的行為。"

出處

“屍位”與“素餐”原本是分居的,分別出自《書·五子之歌》和《詩經·伐檀》。把二者結合起來使用,最早見於《漢書·朱雲傳》。漢成帝重用了一批專會媚上 而不能幹實事的人,朱雲便對漢成帝說:“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唐代顏師古注曰:“屍,主也;素,空也。屍位者,不舉其事, 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稱官,空嘗食祿。”而後,“尸位素餐”就專門用來諷喻那些徒食俸祿,而無所事事的官僚了。

現實表現

尸位素餐式腐敗尸位素餐式腐敗
尸位素餐式腐敗現實表現為“為官不為”。為官不為絕不是小事,在人民民眾心目中,“喝茶看報紙”成了公務員的日常工作,政府仿佛是“閒置機構”,納稅人的錢都養了一群“閒人”。

不得不承認,許多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養成了“鐵飯碗砸不破”的壞習慣,能閒則閒、有事推脫,既損壞了各級黨和政府形象,也使許多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一些“無為”幹部甚至是簽簽到、露露臉就自行脫崗,可謂是又一種“吃空餉”。

“清茶報紙二郎腿”絕不僅僅只是作風問題。所謂“治黨先治吏、治吏必從嚴”,作風不抓嚴,幹部就還是“老派頭”,一切得過且過。其實深究起來,尸位素餐者無非是樂於安穩,認為乾不幹事都能拿“俸祿”,亦或怕擔責、怕損害個人利益,有的幹部則身在其位,力不從心,也不願意學習專業技能知識,造成“無事能幹、索性不乾”。

誠然,尸位素餐所害不淺,人民民眾需要的能幹事、乾實事的好乾部,財政供養的也不能是閒人,若是真是抱住“鐵飯碗”就頓頓“吃軟飯”,幹部隊伍建設就要出亂子。“清茶報紙二郎腿”決不能任其蔓延,幹部“不為而治”既是對個人前途的不負責,也是對人民民眾期盼的極大辜負,阻礙優秀幹部晉升渠道的同時,也讓本應廉潔高效的政治環境染上“霧霾”。

產生原因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同意將懶政視作腐敗的說法。他向德國之聲介紹:"官員其實也不是怕做錯事,因為改革允許嘗試和失敗,最主要的是他們做事的同時想獲取好處,而現在反腐運動風聲鶴唳的情況下,他們就乾脆選擇不作為,因為反腐減少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才不作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的確也是一種腐敗現象。"

而總部在德國柏林、專門研究腐敗問題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則認為,官員不作為本身不是腐敗,除非官員通過不作為獲得額外錢財,例如延期批准檔案而逼迫別人行賄等。該亞太區負責人普利帕特(SrirakPlipat)告訴德國之聲:"庸政、懶政可能導致潛在的腐敗,但實際上是公務員組織效率低下的問題。"

問題嚴重

中外兩位專家都認為目前中國官員不作為的現象非常嚴重。胡星斗說:"特別是在一些市、縣政府。大家甚至普遍認為,官員不作為是目前中國經濟大幅放緩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該上的項目不上,各方都設法推託,不願承擔責任。應當批准的不批准,造成民營企業家辦事難的問題。"

這一點中國官方應該也心知肚明:李克強2014年在北京河北山西等8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以往的成功經驗表明,中國經濟是乾出來的。"老百姓一直在勤勞奮鬥,當幹部的決不能為官不為!"

中國社科院201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有錢不花"是市場經濟中最大的懶政和巨觀經濟不景氣的首要根源。

從批評到問責

李克強在過去兩年里不斷公開批評指出這一問題的同時,國務院也向多個省市派出督查組。2015年9月,中新社報導,在7個省份59名官員被問責後,200多名官員近期也將因為不作為被問責處理,李克強正通過"督查上下聯動"、"閒置資源回收"、"調整庸碌幹部"這"三招"來提升懶政"緊箍咒"的力度。

在2015年的兩會期間,李克強呼籲完善政績考據評價機制: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一個月後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他又重複:"對於忽視民生、為官不為的'庸政''懶政',要'動刀子'、'出重拳'、公開曝光,堅決追責!"

用問責、督察解決官員不作為的做法,胡星斗認為有困難。普利帕特則認為遠遠不夠。胡星斗舉例說:"可能規定的是一件事一周之內必須辦完,但公務員卻以種種藉口推託責任、不予處理。所以就不存在一周之內必須辦完的,也沒辦法進行督察和問責。僅僅靠行政的辦法來監督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

專家出招

尸位素餐式腐敗尸位素餐式腐敗
透明國際的普利帕特直言:出現這種政策不落實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參與,官員們認為中央的政策事不關己。"解決辦法是讓地方政府和人民參與其中,而不是僅接收來自北京的政策,這樣大家就是共同財富的所有者,才會努力實現目標。至於督查方面,不僅要有政府的督查組,也要讓地方民眾發揮監督作用。許多國家都鼓勵這種公民、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參與監督的手段。"

普利帕特補充道:"另外,加強法律效力,不能選擇性執法,中國人民一旦真正感覺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們也就能意識到他們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而胡星斗則在解決官員不作為問題中看到了一個推動行政改革的良機,他說:"中國的官員和公務員隊伍過於龐大。官方說有7百多萬公務員,但實際上吃財政飯的大概有7千多萬。這么龐大的隊伍使財政不堪重負。官方說25%的財政稅收用於政府開支,但實際上遠遠不止。我們曾經計算過,大概50%用於行政開支。這是相當大的負擔,在已開發國家這個開支大概只有5%左右。"

因此,胡星斗總結說:"現在可以趁機大幅減少行政許可的項目,讓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減少,形成由市場和民營企業家來推動的經濟繁榮局面。通過轉換政府職能就可以砍掉一大批官員職位,減少80%到90%的官員職位都可以。"

目前有報導稱中國出現公務員"辭職潮",胡星斗則認為"就應該讓更多公務員辭職,讓他們投身到市場經濟中去。政府職能轉變,中國才能逐漸走向現代市場經濟,即大市場,小政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