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村

尤俊村

尤俊村是一條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尚卿鄉的農村,建起與晉朝時期,在鄉政府駐地西南3.7公里處,大林尾山西南麓,國光山東北坡。

基本信息

文化園部分景觀

概況

尤俊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尚卿鄉,在鄉政府駐地西南3.7公里處,大林尾山西南麓,國光山東北坡。原名牛頓。後晉開運三年(946年),陳氏先祖光緒由永春小岵遷徙感化里大亭(今湖頭鎮後溪村)肇基,十二世陳仙祖徙居此地。後遂用其始祖房號尤俊,稱村名。民國時與新樓、陽星合一個保,稱俊新保,解放後為獨立村。村委會設在下庵,2005年12月遷施厝,轄10個自然村。2002年3月,縣文物管理部門在該村的窯內灣發現明代“蛋式”瓷窯,為研究安溪古代陶瓷業和泉州海絲歷史提供重要的實物例證。村民有陳、謝、高姓。

經濟發展

尤俊村,距離安溪縣城近60公里的山村,全村1703人,經濟一直以農為主,糧食種植成本高,產量低。
尤俊村在外面竹藤工廠打工的鄉親於1990年返村,辦起了全村第一家竹藤工藝廠。這個工廠成了尤俊村經濟發展的“星星之火”。企業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生產的產品也從竹藤製品,轉向了藤鐵製品。現在,尤俊村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做藤鐵工藝。目前,尤俊村共有藤鐵工藝企業19家,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7家,其中有1家1000萬元以上。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參與企業,工資加上年底分紅,該村去年人均年收入達到5600元。
安溪縣尚卿鄉尤俊村將著力建設全省首個農業文化觀光體驗園。該園設計總面積213畝,以農業文化為主題,融科普性、趣味性、參與性和品種、科研、生產為一體。
據介紹,該園將分為農業生產、林業生產和新型農業文化觀光園三個部分進行建設。農業生產方面,將建立一個供青少年體驗農耕文化的園地,即高產水稻示範片;培植無公害蔬菜基地,引進花椰菜、西洋芹等名優新品種,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林業生產方面,利用1200畝宜林荒地,人工造林1050畝;種花種草、種麻竹、油茶等。

農耕文化走廊

在新型農業文化觀光方面,將建設300平方米的農耕文化博物館,布展犁、鋤、扁擔等農業工具;投建游泳池、空中人行橋、更衣室、採光取暖曬場、燒烤休閒樂園、養魚池、養鴨場地;投建按農村生活習慣可自助煮飯、挑水、洗刷等為一體的日用廚房,配備健身器材,建綠化地。建設集桌球室、棋牌室、音樂室為一體的文體活動中心等。
目前,建設該園所需的場地土基已平整。該村村委會主任謝萬年介紹,整個觀光體驗園建成後,可提供100多個就業機會,園裡每年可增收600多萬元。該園還將建成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讓城市青少年定期前來體驗農耕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