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針殼炱

尖針殼炱

尖針殼炱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菌落葉的兩面生,有時枝條生,薄,蛛絲網狀或絲絨狀,不規則散生,平鋪、黑色,圓形或邊緣不規則形狀,直徑1.0-3.0mm,有時融合成一片。分布於中國、巴拿馬、牙買加、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亞、古巴、加納、剛果、波多黎各、哥倫比亞、獅子山。

基本信息

形態描述

尖針殼炱尖針殼炱

菌落葉的兩面生,有時枝條生,薄,蛛絲網狀或絲絨狀,不規則散生,平鋪、黑色,圓形或邊緣不規則形狀,直徑1.0-3.0mm,有時融合成一片。菌絲體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密網狀的菌絲層;菌絲亞直至波浪狀彎曲,甚至扭曲,銳角或直角對生分枝,很少互生分枝,褐色,有隔膜,通常由長15.0-35.0μm和寬5.4-9.0μm的菌絲細胞組成;頭狀附著器互生或單側生,有1-2%的對生,向前伸展,直或微彎,長11.0-21.0μm;柄細胞圓柱形至近楔形,直或微彎,長2.0-8.0μm;頂細胞近球形或梨形,全緣或圓角狀至淺裂,9.0-15.0×8.0-16.0μm;瓶狀附屬枝散生在頭狀附著器之間,多數聚生,很少單生,對生或互生,瓶狀至錐狀,12.0-23.0×6.0-8.0μm。沒有菌絲剛毛。子囊殼稀疏地散生,黑色,球形,表面粗糙,具有瘤狀突起,直徑達180.0μm;子囊殼剛毛自子囊殼表層基部長出,常8-16根,直伸向前,先端亞直或稍彎曲,有時內彎至鐮刀狀,常尖,有2-4隔膜,隔膜大多融解,棕褐色,表面光滑但多數有些粗糙,長達150.0μm,基部寬6.2-9.0μm。子囊孢子矩圓形至近橢圓形,兩端鈍圓或近圓尖,有4個隔膜,在隔膜處縊縮或輕微縊縮棕色,30.0-40.0×14.0-17.0×9.0-13.0μm。

尖針殼炱尖針殼炱

中國分布

黃花稔SidaacutaBrum.f.:海南陵水(31835),儋州(30374);雲南景洪(31533);台灣(HMAS04873)。
榿葉黃花稔SidaalnifoliaLinn.:雲南勐臘(31534,HMAS44497,30372)。
爪哇黃花稔SidajavensisCavan.:台灣台南(HMAS11712)。
拔毒散SidaszechuensisMatsuda:雲南西雙版納(HMAS45742),勐臘(31532)。
錦葵科Malvaceaeindet.:雲南勐養(30373)。

世界分布

中國巴拿馬牙買加、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亞古巴加納剛果波多黎各哥倫比亞獅子山

模式產地

多米尼加

討論

黃花稔屬Sida上的針殼炱有6種(Hansford,1961;BatistaetMaia,1965),它們的主要差別是子囊殼剛毛形態上的差異。過去依據這點把Sida屬上的針殼炱分成為不同的種(戴芳瀾,1979;胡炎興等,1989)。後來,我們仔細研究了近11號不同的標本(包括1908年Sawada的台灣標本),發現它們的形態特徵基本相似:菌落多數葉的兩面生,頭狀附著器都有對生(1-2%),頂細胞的邊緣完整至圓角形或淺裂,子囊殼剛毛從直尖至彎尖,子囊孢子形態和大小的差異很小。因此,我們把它們合為同一種即尖針殼炱Irenopsisaciculosa(Wint.)Stev.

盤點真菌小煤炱目(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二期盤點小煤炱目真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