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雪晴送王寧

這是一首寫惜別的詩。

作品信息

【名稱】《少室雪晴送王寧》

【年代】唐代

【作者】李頎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少室雪晴送王寧①

少室眾峰幾峰別②,一峰晴見一峰雪③。

隔城半山連青松③,素色峨峨千萬重④。

過景斜臨不可道⑤,白雲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⑥,北風切切吹衣冷⑦。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注釋譯文

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縣北,東距太室山約10公里,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王寧:生卒事跡不詳。

②幾峰別:謂眾峰中有幾峰更為奇異。少室山有三十六峰,主峰玉寨山1500多米,為嵩山最高峰。

③見:同“現”。

③隔城:有城郭阻隔。

④峨峨:高峻的樣子。

⑤過景:太陽下落的餘暉。道:述說。

⑥幽境:清幽的勝境。

⑦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淒切、急促。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寫惜別的詩。由於詩人不願和友人離別,所以送友人上路時,心中充滿了離愁,失去了欣賞自然美景的興趣,眼中的景物都不那么優美了:山峰沒什麼奇異的,峰上時而晴,時而下雪;城郭遮住了半山,所能看到的是滿山青松,白雪掩蓋了層層的高山,夕陽斜照也沒什麼可形容的,白雲消散成碎片,失去了美好的面容;往日賞玩的勝景顯得孤清,北風又急促吹來,令人感到淒冷。詩人眼中之景,實為心中之景,惜別之景。這一系列的寫景積蓄了足夠的情勢後,詩人在結聯才言明“惜別”,畫龍點睛,升華感情。結句“舉頭試望”表現了留戀之情,意味深長。

作者簡介

李頎(690—751),趙郡(河北趙縣)人,長期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在河南登封)。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可與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相頡頏;描寫音樂的詩篇,亦具特色。他在唐代詩壇地位頗高。《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李頎詩集1卷。存《李頎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詩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詩》編為3卷,但仍有遺漏。如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李頎詩”條提到並加以稱許的“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四句,就不見於《全唐詩》。生平事跡見《唐才子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