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江

小黑江

小黑江位於普洱縣西北部,發源於鎮沅縣大王田頭、趙家山一帶,流經景谷後又為景谷、普洱兩縣的分界河,向西南並納曼腰河後又為景谷、思茅兩縣的分界河,最後匯入瀾滄江。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普洱小黑江普洱小黑江

小黑江 位於寧洱縣西北部,發源於鎮沉縣大王田頭、趙家山一帶,流經景谷後又為景谷、寧洱兩縣的分界河,向西南並納曼腰河後又為景谷、普洱兩縣的分界河,最後匯入瀾滄江。流經寧洱縣境部分長35公里,最大水面寬87.3米,最小水面寬71:4米,乎均水面寬80.67米,最大水深6米,平均水深2.33米,江水穿行於崇山峻岭之中,坡度大,有的地段水流急。小黑江兩岸為亞熱帶闊葉林,較高處為原始森林,有竹林、大榕樹、龍血樹、樹蕨等。動植物種類繁多,沿江兩岸有獼猴、懶猴、菲氏葉猴、孔雀。寧洱境內江水清澈透明,沿岸各種野花盛開,景色幽靜。寧洱衛國林業局在小黑江邊林區開發建設了旅遊渡假村,吸引了不少遠近遊客。

小黑江 又名小黑河,流域屬瀾滄江水系,小黑江流域,是瀾滄江右岸一級支流,位於耿馬,雙江,滄源縣及普洱市瀾滄縣交界處。河源發源於耿馬,雙江縣界四排山山脈最高峰(大雪山)西側,河源高程3233m,自大雪山西麓發源後,沿東北—西南流向縱貫耿馬縣境(此段又稱南皮河),於滄源,耿馬兩縣交界的勐省鎮折向東流。其後沿滄源,耿馬兩縣交界迂曲而行,東行60餘km接納南下的最大支流勐勐河(又名勐庫河)。其後又轉向南,右轉向東,於雙江,瀾滄兩縣交界的曼昭寨附近匯入瀾滄江,匯入口高程780m。整個幹流河道呈“w”型。

流域面積

小黑江流域面積5784km2,主河道全長180km,總落差大於1500m,河道平均比降4‰。流域內水系發育,支流(徑流面積772km2)眾多,主要支流有勐庫河。(徑流面積1355km2)勐董河拉勐河(徑流面積714km2),下允河(徑流面積751km2)等。小黑江流域賽弄電站廠址以上徑流面積4080km2,多年平均流量104.5m3/s,徑流量為33.82億m3,產水模數達85.9萬m3/km2,水資源豐富。河流落差大,水能理論蘊藏量26萬kW,可開發量約21.7萬kW,是臨滄市十一五期間水能開發的優選點之一。流經普洱縣境部分長35公里,最大水面寬87.3米,最小水面寬71:4米,乎均水面寬80.67米,最大水深6米,平均水深2.33米,江水穿行於崇山峻岭之中,坡度大,有的地段水流急。

水文特點

(一)水文氣象特性

小黑江流域的徑流均由大氣降雨形成,徑流量與降雨的年際、年內及空間分布基本一致。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1760mm之間,其中檔帕河、拉勐河可達2500mm,下游及河谷地帶為低值區在1000mm左右。從勐省、煤廠水文站實測資料統計:6~11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80%左右,此間又多集中於7~8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40%左右;1~5月因降雨稀少,蒸發量大,水量也相應減少,水量僅占全年水量的9%左右;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現在4~5月間,其中以4月份為最枯,其水量僅占全年徑流量的1.1%。多年平均氣溫16.2~22°,極端氣溫在33.4~38.1°,極端最低氣溫-3.0~-2.1°之間,多年平均風速1.7~1.9m/s,年最大風速16~22m/s,相應風向以西南風偏多。

交通情況

小黑江流域內有從大雪山—巴塔山—曼崗寨—勐省鎮—小黑江橋—安康—曼昭寨至瀾滄江交匯口區域內,人煙比較稀少,水力工程甚少,耕地面積不大,人類活動影響中等,但區內交通較便利,有雙江—耿馬—滄源公路,雙江—滄源公路和鄉村公路等通過各工程區。

自然生態

小黑江兩岸為亞熱帶闊葉林,較高處為原始森林,有竹林、大榕樹、龍血樹、樹蕨等。動植物種類繁多,沿江兩岸有獼猴、懶猴、菲氏葉猴、孔雀。分布有高大挺拔的思茅松、水冬瓜、紅毛等樹種;林中蘭草遍布,沿岸森林茂密,有各種珍稀動物生活其間,野生菌類、山珍甚多;沿江岸有上萬畝的桔子、芒果、西番蓮、鳳梨、香蕉、荔枝等果園。小黑江公園由國家二級企業雲南省衛國森工集團投資建設,目前小黑江公園山林中已建有普賢寺、觀林亭、茶聖廟、美國松林地、悅心亭、曲徑通幽處等景點供人遊覽,交通食宿已初具規模,具有濃厚的旅遊文化氛圍。

綜合利用

小黑江是臨滄市境內瀾滄江右岸的一級大支流,小黑江流域雨量豐沛、植被覆蓋好,水系發達,支流眾多呈樹枝狀,流域內分布耿馬、雙江、勐省等大型平坦壩子,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小黑江乾、支流河段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應按照河流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綜合利用的要求,解決好工業與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近期與遠景、整體與局部等各種關係。

小黑江小黑江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