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升麻

小黑升麻

小黑升麻,斑鳩菊屬,分布於貴州,雲南。主治腮腺炎、牙痛。腮腺炎即熱毒結聚所致,牙痛多因胃火上炎所致。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基本信息

小黑升麻

Vernonlaextensa(Wall.)DC.

【科】:菊科

【屬】:斑鳩菊屬

【藥名】:小黑升麻

小黑升麻小黑升麻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小黑升麻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涼。肺、胃二經。

【別名】:茄葉一枝蒿(《雲南藥用植物名錄》)、展枝斑、鳩菊(《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藥用價值

【主治】:用於腮腺炎、牙痛。腮腺炎即熱毒結聚所致,牙痛多因胃火上炎所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功效】:清熱解毒。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資源分布

分布於貴州,雲南。

介紹

灌木或亞灌木,高2—3米。小枝圓柱形,開展,具條棱,小枝和花序均被淡黃褐色密短柔毛和腺;葉薄質或近膜質,具短柄,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9—23厘米,寬3—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長楔狀漸狹,邊緣具有小尖的銳鋸齒,側脈9—10對,弧狀向邊緣,細脈不明顯網狀,葉脈在下面多少凸起,上面暗綠色,被貼生糙短毛或後多少脫毛,下面被淡黃色密或疏短柔毛,具腺點;葉柄5—10毫米,被密短柔毛;頭狀花序多數,徑4—5毫米,具8—10個花,通常在莖枝端或上部葉腋排列成多分枝的疏或密傘房花序;花序梗(3)5—8毫米,常具l一2個線形小苞片,密被淡黃色短柔毛和腺;總苞圓柱狀,長6—7毫米,寬4—5毫米;總苞片少數,凹陷革質,約5層,近覆瓦狀,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黃綠色或上端紅紫色,頂端鈍,背面及邊緣被短柔毛或近無毛,頂端常具腺,外層極短,內層線狀長圓形,長6—7毫米,寬l一1.5毫米;花托小而平,具小窩孔;花白包或淡紅色,花冠管狀,長8—10毫米,外面被腺狀微柔毛,上部漸擴大,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頂端外面具腺;瘦果長圓狀圓柱形,長4毫米,具10條肋,被短柔毛和腺點;冠毛淡紅色,外層少數,短,內層糙毛狀,長8—10毫米。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