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鵑鳩錫馬亞種

小鵑鳩錫馬亞種

常成群活動。 常成對營巢繁殖。 通常營巢於林中樹上枝杈間或灌叢與竹叢間。

基本信息

&&小鵑鳩錫馬亞種
【中文名稱】小鵑鳩錫馬亞種
【中文別名】錫馬小鵑鳩,錫默盧島小鵑鳩
【拉丁學名】Macropygia ruficeps simalurensis
【命名者及時間】Richmond,1902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鳩鴿科鵑鳩屬小鵑鳩

物種概述

小鵑鳩錫馬亞種是小鵑鳩的亞種之一,體長32厘米。頭頂和頭側為棕栗色,背上部及兩肩呈棕色,並綴有黑褐色的細橫斑紋。嘴爪平直或稍彎曲,嘴基部柔軟,被以蠟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質;頸和腳均較短,脛全被羽。棲息於多樹或多岩石的山區和農村。在岩縫、峭壁或樹木枝條上營巢。常成群活動。生活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林間。有時也出現於林緣和山腳平原,在森林中棲息覓食,食物多是雜草種子、農作物種子和各類植物果實。也常常群起掠食附近稻田。繁殖期為4一7月。常成對營巢繁殖。通常營巢於林中樹上枝杈間或灌叢與竹叢間。巢主要由細枝和苔蘚等構成。每窩通常產卵1枚。

分布範圍

分布於錫默盧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